图:平民帮助韩国国会议员进入国会。其中一人的包上系着黄丝带,象征着对2014年因前总统朴槿惠失职而发生的 "世越号 "渡轮悲剧的缅怀。
人家的翻墙:*冲入国会*
我的翻墙:*翻到推特看人家冲入国会*

显示全部对话

@planetarium 突然想起那个玩笑“成为女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随便打开一个网站就有广告里女的对你搔首弄姿 这是社会想你成为女同”

没有找到具体的脏话性别伦理研究但是找到了哥的来源Lin, Huayong. "以‘哥’称父等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视野." 中国语文通讯 80 (December 2006). 

@wangweizhi
至上個世紀90年代末,學術界對以「哥」稱父現象的研究迅速升溫,1998至2001年從不同角度至少先後發表了五篇論文,簡要介紹如下:
張清常遺作(1998)認為:南宋高宗呼生母為姐姐,可能由於政治渦中的家庭瓜葛,漢人不可能把生母呼為姐姐,先秦蜀人呼母曰姐,可能和漢至隋西羌等少數民族有關;南宋、元朝時期「哥」已肯定在漢語中專指兄,「哥、哥哥」又可用于父母輩對子侄輩的稱呼。至於§1.1語料(3),張先生以為是元朝漢人對蒙古語父親的詼諧音譯。趙文工 (1998)、(1999)認為,漢語借用鮮卑語「阿幹」(兄),進而演變為「阿哥」,再變為「哥哥」,引進並演愛的力量不是少數皇族、士族,而是以河湟地區漢族為發起者的廣大人民群眾,以「哥」稱父反映唐人存在不計行輩的婚姻。黃樹先(1999)考察了阿爾泰語的三個語族,認為漢語「哥」借自阿爾泰語的「阿幹」,「阿幹」又和南島語「哥」相似。陳宗振(2001)認為,李唐皇室以「哥」稱父,是由於其血統和「胡族」語言、風俗習慣的深刻影響所致,並且指出以「哥」稱父不是李唐皇室的一家之法。陳文認為以「姐」或「姊」稱母很可能是漢族受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唐宋前後以「哥」稱父和以「姐」稱母(宋高宗稱生母韋氏為姐姐。見§2.1「姐姐」條),反映它們被借入後和漢語固有詞「兄」「姊」逐漸彼此消長的過程。
以上文章的共同點主要是:①承認以「哥」稱父現象;②都認為「哥」來自阿爾泰語;③都和婚姻制度等文化習俗聯繫起來;④漢語方言中的以「哥」稱父等現象是古代用法的繼承。

太依赖毛象上网了,导致很多时候看大家似乎一起在批判什么东西
我:发生什么事了?

显示更早内容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