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年糕的博客就开始想我写手帐到底是在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想来想去觉得纸和笔本身就给我一种在生活的感觉……这种东西对我很重要,近五年来网络与电子改变了太多东西,线上线下的界限很多被模糊,我不是小红书上那种会写个夺回线下生活然后分享怎么戒手机怎么自我提升的博主这太无聊了,但从22年之后有太多个瞬间让我觉得,应该把同人生活和工作生活和我本人的生活分开来,过不好现实生活的前提下上网只会痛苦,而现在有越来越多无法做到保证“我本人的生活”这部分的网友,我前两年精神状态很不好的时候深刻感受到了被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和不认识的人影响有多么可怕,所以我在努力找回自己的生活,努力把很多东西干湿分离,而且自从我复健手帐半年后精神状态真的肉眼可见的变好了!大家都知道我去年啥情况
对我来说手帐主要起到1方便的日程规划2保存珍贵的瞬间3漂亮的拼贴(人类丰容!)的作用,不知道为啥我特别喜欢手写的日程本,明明打开苹果日历和待办就能做到的事情我就非要写下来,但事实证明对我来说写在纸上就是不一样,写下来的事我一定会做到,在月计划上的标注也便于我更好地查看自己的ddl和日程,我旅行前会做探店笔记把每家店的营业时间列在一起,把坐电车的路线和转车提示写在一起,这样在我开着谷歌导航大战日本交通的时候就不必再打开备忘录查找攻略了,翻开tn护照的瞬间真的有自己是探险家的感觉,对于喜欢逛咖啡店和文具店的网友超级爽
我个人是个比较强迫症的人所以手帐上保存的基本都是比较能见人的生活碎片,比如读书笔记和观影笔记,比如旅行拼贴,比如任何人看了都不会出错的日程记录和时间轴,尽量言简意赅而精确记录生活的瞬间,而巨大感情部分,我离不开的碎碎念和吐槽基本都随着毛象发掉了,文字体量更大的我会写成博客(已经在装修了!可能主要是记录旅居感想和游记这种我想和网友分享的事情),读书笔记和观影笔记,我写在本子上的和发在网上的很不一样,观影笔记只会写真的让我有感想的,那种为了出门玩而看商业片都只会在日程里提一嘴贴一下电影票然后上毛象说一嘴乐子,读书笔记我喜欢摘抄和思维导图,偶尔写一点感想(如果有特别需要),但我读书一般都是一边读一边巨量吐槽中夹杂着一丢丢真情实感,导致我的纸质读书笔记进展很缓慢也没法像其他博主一样时刻写下自己的感悟(比如我读络新妇就没写读书笔记,因为感想基本都是代餐怪叫和蛐蛐剧情,我也不想我的文艺逼笔记被翻开看之后在一堆大烧烤中出现唐草内容。。。)而长期规划和追踪任务这类的,我会用notion来作需要更精确的工作记录
我在日本的半个月里没打过车,基本都是在坐公共交通,一方面把我的钱省下来买贴纸了,另一方面就是能看到很多日本居民的生活状态,老一辈的爷爷奶奶真的有很多爱在地铁爱读纸质书的,电车上也有很多看文库本的年轻人,我在咖啡店里探店的时候经常看见有霓虹阿姨打开自己的月计划本,上面满满的荧光笔和书写,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我去岛原的那一天在岛原站的小候车室里遇到了一位写手帐的奶奶,岛原站超级迷你,候车室里就我们俩,我看着她拿着三菱的粉色圆珠笔在一个本子上写字(看起来是hobo的周计划,心动)左边那一页似乎是日程安排而她在右边记录自己的感受,我只不小心看到了“暮年的旅行手帐”几个字,顿时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也是会行前做好计划然后一边玩一边记录感受的人,当时我就在想,这位奶奶会坐上哪一班车,去往哪里旅行呢,会和我一样是去看草姐的吗?后来奶奶去外面和另一个第一次认识的奶奶聊天了,感觉真好,我希望我老了也是这么一个潇洒的人,一个人去很多地方旅行,书写,认识新的朋友
写这些是说明我很喜欢日本人的有纸化部分!而且虽然是有纸化却非常简单,不是为了写而写的摆摊式拼贴而是很朴素的记录,单纯就是已经把手帐和书写化为了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我的旅行对我打动最大的部分。对我来说读电子书绝对不如翻纸质书,在飞机或者火车上或者旅途的某一个中转站翻开纸质书的感觉和打开豆瓣阅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虽然我也很想做一个极简的随时可以拎包跑路,以苹果全家桶解决全部生活需要的女人,但我还是无法割舍掉纸和笔,以至于我看见在商场角落在咖啡厅在火车上写手帐的日本人们时还会有一种,太好了,我不是一个人的感觉
绝望冷坑人
whyarewestillhere | 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