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还在鼓吹 Web 3 的都是大傻逼,大骗子。他们甚至尝试把 AI 和区块链关联起来,用心险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帮人有个特点,就是什么火,就把区块链往那个方向靠。实在太令人恶心了,这种账号见一个 block 一个。

原来 GPT-5.1 API 默认是无推理(none reasoning)的,怪不得用的时候感觉快了很多。这个是有点鸡贼了,感觉是为了节省算力的小伎俩。需要手动调整为 medium 或 high 才会出现思考过程。如果不调整,5.1 会使用接近于 GPT-4.1 的智力给出答案。

显示全部对话

GPT-5.1 发布了,CEO Sam 很平静的公布这个消息,没有一丝吹逼成分。我就知道这个模型基本就是等于没升级,用了一下也确实如此。区别就是 API 输出默认支持 Markdown 了,之前都是纯文本。

Unix 系统中的 socket 被翻译成【套接字】很坑爹。【套接】本身还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字】会在这种场合出现,这也太不适宜了吧?有一种强行想要创造一套命名规则,但最终失败了的嫌疑。感觉是上世纪一个半路出家懂一点电脑的文科生给命名的。

我认为 AI 时代社交媒体非但不会受影响,反而会获得更多用户,人们会更加珍惜和人而非机器互动的体验。其实 Meta 根本不用去搞自己的 AI,因为 AI 产业不会冲击到自己。着急的是 Google、微软以及各种云厂商。Google 就不用说了,AI 显然是来革了它老命来的,微软因为本质上是软件公司,AI 对各种软件工具有实质性冲击,如果微软不积极应对必将落后于时代。各种云厂商看似影响不大,实则暗藏玄机。因为网站和云服务都会因为 AI 出现而锐减,使用云主机的需求会显著减少,这个时候云厂商要把 AI 算力笼络在自己体系内,才能基业长青,否则也迟早要被淘汰。这拨下来感觉马斯克的 Twitter 其实买在了正确时机,感觉使用 X 的人越来越多了。如果马斯克反手再把 X 和 xAI 打包上市了,考虑到目前 AI 的期望值非常高,必定又能制造一个市值奇迹。

AI 时代其实是让新生代的程序员入门变难了,因为很少有机会来手写代码,会严重缺乏 DEBUG 的思路方法和实战经验。一旦遇到 AI 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手足无措。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的 Copilot 功能真的挺好用的,尤其是阅读英文文档时候。可以一个指令翻译成中文来理解,而且格式精美。现在 Office 365 的套餐可以用上 GPT-5 了,这个工具可用性提升了一个档次。之前只有一个快速响应的模型感觉很傻也很懒,往往只是做总结而不是全文翻译。

AI 给我的帮助就是学习新知识太方便了,省去了大量查阅资料和搜索调研的时间,直接输出精华,而且可以交互式问答来增进理解。现在唯一的短板就是自己记不住太多东西。

补充一点信息,Standard Notes 去年已经被 Proton 收购了,原来的 CEO 也离职了。所以这个软件在 Proton 是有些边缘化的感觉。不过能离线使用,所以做好数据备份应该问题不大。

Notesnook 官网介绍是巴基斯坦出品的软件,这个属实罕见。支持巴铁的可以试试。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