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作品,理解创作者到何种程度,他呈现的感官态度有多少能够传达到观者这里来,对观者的体验和评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创作者的传达方式和观者的接受方式能够无缝衔接,可能就是所谓的“对得上电波”,但若是创作者的想法很丰富,但传达方式或有强烈的个人性,那么就无形中要求观者调动主动性竖起更多的触角去感知作品魅力所在。那么,观者是否愿意付诸这样的努力,取决于他对于作品是纯粹消遣态度还是附着了探索欲,前后者没有对错之分。
说着说着又不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了 但是编织语言起到了让人平静下来的效果
所以总是倾向于各种评价都是合理的。。毕竟终究作品是客体。。我就这样听起来非常冠冕堂皇地和稀泥anyway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其实是幸福的,有时候反而因为自己可以很迅速地包容和理解大多数事情感到心情复杂x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