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选了本来读,看了点简媜的《十种寂寞》虽然是单独的故事,但前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和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之间有交集,还挺有意思。
读第三章《一天一夜和第二天早晨》讲了一个叫“小如”的姑娘的故事。截图这段还蛮有感慨,因为想到了我们也一直渴望着自由,但真正意义上超脱一切的自由其实不会来临,它只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虽然和本章表达的东西关联不大)

在时间线上看到好多象友在说废文的事呢hhh
其实只能说,一旦动了某种心思,大厦倾倒也就只在一瞬了。

讲点以前的事 

今天看见了个画师pilyeon,之前也看到过吧,很擅长画像雕塑一样细腻光洁的人像,线条是纤细、干净的类型,是我很喜欢的类型。
这点喜好多半是受以前我暗恋的一个女生影响,她很爱画画。和我聊过天,说她记事开始就握笔涂鸦了,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画家。
她还给我画过一张速写,很不错。她也给我看过她的作品,很细腻,人像的每一处都用线条排好,精心雕琢。
我学画画是小学的事了,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所以我也只能以不够准确和贫瘠的语言去形容。
她的风格给我一种感觉:像精美的蕾丝布料,手工制的那种。
后来上了大学就没怎么联系了,最近又看见她发了摸鱼图,已经不是那种画法了。

和友邻谈日语的问题,我就想到了上次谈的方言问题。

其实很多国人有一个巨大的误解——虽然这个误解只要稍加思索就会被破除——很多国人觉得中国有统一的文字,方言的差别只是发音不同而已。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只要学习了方言的发音,就可以说方言了。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首先,语言和文字是分离的,比如说朝鲜、越南抛弃了汉字,他们的语言有变化吗?没有。很多人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就想当然地以为所有汉语方言都可以对应到同一个「汉语-汉字」对应的系统里面去,其实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大家只要想一些方言词汇,想想看这些词写成汉字应该用什么字,就会发现其实二者并不对应。比如说刚才我和友邻谈的时候,友邻提到在粤语中,大家经常写「点解」(为什么),其实按照正字法应该写成「怎解」才对。

——这个例子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信息:(1)粤语不像我们普通话一样说「为什么」,而说「怎解」,我们可以理解这个说法,但是如果你没学习过,肯定不会想到这个用法。粤语中有很多用法是中古汉语遗留下来的、或者是本地文化独特孕育的,因此这些词汇背后体现的是和普通话的体系差异。

(2)语言和汉字是分离的,而且分离会带来痛苦。汉字有一个特殊性:能表意。所以实际上在一种语言转写成汉字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表音 vs 表意」的问题。「点解」就是取了「表音」、「怎解」就是取了「表意」。音义分离是很痛苦的,人们都想回避痛苦,因此实际上正字法有一种危险——随着方言环境的衰退,人们整天看着正字,最后会完全遗忘自己的方言到底是怎么说的了。

所以有些人实在把方言的处境看得过于乐观了,他们觉得好像方言就是语音的事,学会发言不就完事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方言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语言,她有自己的词汇、自己的思维,背后体现的是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文化。所以方言不应该被放任死亡,方言的死亡就是历史的死亡、文化的死亡、族群的死亡。

同人 继续槽 

捏马,我喜欢的角色必不可能搞bg啊淦,绝对的bi、les不用说了。最近老是贴脸,老坟头死了。就这么说吧,你游bg/gb我只认可伊内丝和赫德雷等大多数剧情NPC,其他的统统养胃,落地干员的……额,我还真没找到好吃的。

槽 

醉了,说了一万遍了,女性主义的派系还挺多的,相互之间有碰撞和摩擦是很正常的。
我最见不得那种说一大堆带有情绪的、攻击性的说辞了,有什么你就说清楚啊。光是像个小孩一样坐在地上撒泼打滚有什么用?
同时也最烦那种嘴上说着不接受交流,自言自语的类型。这很明显,是害怕自己的观点被动摇的,把自己封闭起来就万事大吉了。
啊,这跟那种所谓搞指导女性如何写作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躲在书斋里做学问罢了。走出去看一看,说一说,哪怕有矛盾、有争吵,但其实最后想要达到的地方是一样的。

在吃一个饼干,很好吃,是姐姐送我的,她最爱搜罗好吃的小零食了。我其实也算是不怎么爱吃零食的人,但是家里人给我的我都会吃。
唉,说实话我真的很不擅长和平时朝夕相处的人直接表达感情,一般就送东西啊什么的……但是我真的很开心。
吃的时候就会想起在家里的日子,安静、平和的阅读、写作时间。

显示更早内容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