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
@sinmara_bot
瑪瑙的共情感確實非常的低....
他給我的感覺比較偏向先天性部分情感缺失,導致只好以他人為素材來學習情感表現。
不過如果瑪瑙的演技全都是以他人為素材,那身上應該多少會有模仿的痕跡。以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來說,人在學習情境中觀察模仿時,接受刺激到表現出反應之間,有一段中介作用(mediation)的內在心理歷程。簡單來講所見之物引起個體產生內在的認知與解釋,個體再根據結果展現行為。所以多多少少一定會留下一些思路痕跡,長久下來痕跡越來越深。所謂的假戲真作和淺移默化就是這樣。
照理來說,共情感先天在怎麼低,經由長期的觀察模仿他人也會有一些社會化的成果。
但瑪瑙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張只有屬於他自己顏色的紙。這也是一直讓我很疑惑的點。而且如果以他人為素材,那平常對"觀察人"應該也會有很大的興趣,而不是都在睡覺。
導致我一度認為圈給瑪瑙套個演技最強的身份是不是搞錯了什麼XDDD
個人覺得
@sinmara_bot
阿
你這說法讓我瞬間豁然開朗
正因為"誰都不是"所以可以成為任何人,但也因為"誰都不是",所以以他人為素材模仿的情感頂多只能做到像裝備一樣,而無法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
這樣一想圈給他套個最強演者的身份也挺有意思的。
個人覺得
@annie 我觉得可能情况是,基本的情感反应他是已经具备的,而他更想要观察揣摩和模仿的是一些更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爱和创伤后遗症这种感受。荒野那一章里他在练习室最后自言自语了一句主角在女主死后的台词,当时的感觉真的非常变态(不是歧视的意思),不是悲伤深情而就是完完全全的癔症感。昨天看了一集psychopass,里面有一个能同时模仿三个网上知名人物的犯罪者,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谁都不是”所以谁都可以演好。
早先他愿意移动去P,愿意(至少从结果上)帮着rindou经过了过渡期,虽然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获得一个自在的舞台,但至少也证明他明白过程上是需要社会合作的。但因为终极目标只是为了演技,所以中途这一些过程最后很有可能被当作不需要的东西而被剔除,留下纯化后的演技心得和经验。
我现在突然觉得他每次都想即兴演说不定也是为了在这种环境里观察队友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