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2,not bad, but there's no joker.
主创有种把:喜欢《小丑1》里的小丑的都是乌合之众 写在明面上的疯劲。我喜欢。
无人正视的亚瑟,万众狂欢的小丑,“自食其果”的结局。结合观众口碑看简直太有效果了。
歌舞scene算是双刃剑吧,体现角色内心的时候是有种隐忍又夸张的感觉的,蛮特别,不算差评。就是每次情绪一到位就会被歌打回去也是有点无语。
其实感觉电影完全可以放在“小丑是二维形象”的世界观里的,毕竟和DC小丑几乎没关系了。第一部出现韦恩,第二部出现哈维邓特的时候都有点出戏哈哈哈哈。
看了点对《小丑》的影评和解读,愈发觉得导演是觉得太多人没理解自己拍1的目的所以用2把自己想说的掰开了揉碎了一口口喂给观众。(顺便用哥谭暴民预判了一下观众反应,啊哈)
原来2的副标题“双重妄想”其实可以翻译成“共享性精神混乱”,感觉这个翻译会更准确。是lee和辩护律师以及所有将小丑视做“殉道者”的狂热支持者,将“小丑”这一精神混乱传染给了亚瑟。
影片中亚瑟时而渴望真实的自我得到正视,时而沉溺在扮演“小丑”带给他的“被爱”和“被关注感”里,做自己和做小丑的被人为地分开成了两个对立的选项,而似乎所有人都渴望看到小丑的出现。
直到狱警粗暴地擦去他脸上的妆,杀死他的支持者。他终于意识到就算他选择做小丑,他也不会凭空变成那个众人幻想中的“神”,他只是那个无力的、无能的亚瑟。小丑和亚瑟的界限开始模糊。
之后的法庭上,或许他还想再装一装,但侏儒人对他说:你怎么会变成这样,你是唯一一个不会嘲笑我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小丑,还有看到了亚瑟并且还希望看到亚瑟(善良的部分)的人。
他终于放弃了所有伪装,承认了:there is no joker.
从“小丑”的妄想中清醒的亚瑟,迎来他作为一个小人物命定的结局。Lee离开了他,陪审团判他有罪,最后被人刺杀而死。
这才是现实。一个无力的人即使短暂地爆发了两次也不会改变他本质上的无力。就算哥谭一夜暴乱,也不代表是亚瑟拥有掀起暴乱的能力。
电影里小丑的追随者沉溺在了“只要我敢爆种,我也可以从无能变有能”的梦里。谁能说电影外的观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