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象友好!欢迎象友!!
我现在认可了她没有想自杀了!确实如果要自杀的话,镜头给太快了。鼓点感觉给的是,将要新生活的一点紧张、不知如何是好但又有些激动的心情?所以接下来想要推开窗到室外缓解一下心情就很顺畅!
应该是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太跟随直觉了!
我刚看这一段又感觉,虽然环视房间的镜头看起来家里大了很多也空了很多,但他们家的结构布局是真的很逼仄……之前还有不同的房间场景,只是感觉每个房间放进去家具和人就满了。但现在看房间挨得这么紧,整个的家也只是那么大……只是环视的时间久,和观感上的空,让人感觉大了好多!
我喜欢象友说的大家在困境中竖起心防。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丈夫的存在啊!他就像一个巨兽占领了小小的山洞,盘剥走大部分食物,奶奶儿子和妈妈其实都是在被他的挤压下争取或私藏资源。
小女孩的收养你真的好萌好萌……特别是在女主刚刚杀过人正在找不在场人证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这么看是有些小大人肩负责任感的意思!(可能毕竟男导演没想到我会从“男人”联想发散这么多!)
我也觉得大儿子还可以。特别是象友给出的关于他为什么让女邻居诱惑弟弟的解释,好有道理!他和奶奶、女邻居看起来关系都很好。开头找妈妈问题没得到答案,就回去问奶奶hhhhh
我是感觉他好像一直在悄悄做什么……看来就是勤勤恳恳攒钱最后给妈妈了hhh
豆瓣简介真的看似简介实则胡说!话说
关于小儿子的部分,我只有牙医那部分的印象。象友提到的劳尔爸爸在哪里?
喜欢象友提到的追加部分!也跟象友推荐同导演类似题材的《回归》,我觉得那部更成熟,更有女性互助、女性社区的感觉,风格也比较温情,区别于这部比较风格大胆的部分。
我很喜欢他表达女性杀人……比如这部里女主角平时在厨房做饭动刀就很利落,因为带着生活的重压和难以排解的情绪看起来确实有杀人的气势hhhh 最后炖汤藏凶器——果然是炖汤藏凶器哇也很女性场合要素。
同一个字幕……我还试图去找有没有其他更好的,但找来找去都是同一版……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Ash @xpihxb @zero
热烈加入讨论!好开心!根据我的ID名字朋友们叫我美1(ˇ∀ˇ)!
我觉得女主走向阳台这里的表达就是导演利用大家最常态最直接的想法,然后在这个上面玩一些不同的花样。我觉得就像是恐怖片一样的,用镜头语言、氛围暗示,等等一切手段跟你说接下来要发生某件事了,恐怖片的恐怖就是在知道要发生和确实发生之间的这段过程最令人窒息。换到生活故事里面,暗示这个人要自杀,在她做出行动之前,观众的心神会非常紧张(我想的是如果真的自杀我会觉得这个故事变得很俗套……
有道理的,如果家庭是牢笼,丈夫就是那把锁,他在经济如此拮据的情况下,干涉女主的工作,干涉女主的社交,这就是丈夫在家庭中剥削了所有人,他期待自己的奴隶永远只在这一小片空间里随时为他服务。
大儿子和奶奶开始的关系就很好,我觉得他二人更有相互扶持的家人的感觉。他是反对妈妈吃那个药,偷偷用妈妈的药磨粉卖给瘾君子,这样赚的钱
劳尔爸爸是小儿子第一次出镜时,女主问她去哪里了,他说去劳尔家写作业,女主说胡说,你是和劳尔爸爸睡觉了,小儿子说我的身体我自己做主,随后问晚饭吃什么。
太好了!我正是意犹未尽想再看更多,这两天就找来看
对呢,我看的时候就觉得每一个追到厨房和妻子吵架的男人都是愚蠢的,人家手上拿刀呢!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好吧,你们都觉得结尾女主回到房间后的情绪是负面的、有落差、失落,但这确实应该是导演的技法啦~
“女主刚刚杀过人正在找不在场人证”——我觉得有这么一个人证也是出于巧合. 女主慌慌张张去灵异小女孩家,她这个时候是不知道妓女邻居正好在小女孩家量衣服的,她应该也并不是真的想去借调料,是去想要一个人证. 我倾向于她是有点慌了,想要找个人商量商量对策. 在灵异小女孩家,她见妓女邻居也在,大家都各有各的事情在忙,所有人都在很正常地聊天,自己没有一个好机会可以说出自己的事情,于是就打算借个调料当作借口回去自己面对,这个时候妓女邻居才提议要跟她一起下楼,我觉得这个时候女主是很忐忑的,到了楼下也没有想到妓女邻居要跟着自己回家. 我觉得她相当于是顺其自然、顺水推舟着,达到了有不在场证明的效果,这并不是她的本意~
“偷偷用妈妈的药磨粉卖给瘾君子”——我悟了!这块儿我确实是没联系上!
感觉奶奶和大儿子之间是真的很温馨,关系很好!很多很可爱的情节就发生在奶奶身上,比如他们一起去给瘾君子卖毒品,奶奶找人家借了一块钱玩游戏机,结果运气好到一次就赚了好多钱,奶奶也没有再继续玩游戏机,直接见好就收,拿钱请大家喝酒,感觉很不错~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zero @xpihxb @Ash 还是有一点影响,就是我以为会很快杀掉丈夫,然后剧情的重点是为女主辩护脱罪的部分。
但看着看着,我完全被日常生活吸引进去了,就是给我感觉,一些可耻的人事物行为,原来是可以这样光明正大的,比如说偷窃癖那段对话,
完全被吸引了就忘了关注杀夫的事情了
丈夫和旧情人这条线,我觉得因为翻译的干扰我并没有完全看懂,只是觉得女主角翻钱包看到她的照片,平淡的说自己在找钱,这一幕让我觉得好看
说到这里想起来,那个作家和老婆说,他雇佣女佣是为了写出伟大的作品,说有个人写了女佣然后出名了,不知道影片中作家提到的是那一篇,我想起来看过短篇小说《打女佣的屁股》非常荒诞
综合起来就是让我觉得整个故事很新奇、荒诞不经、包括小女孩的超能力,就是一种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的世界观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美1提到的剧情点是很有意思哇!
上面提到的不在场证人是指后面警察询问她时,她回答说那段时间我在邻居家。就相当于我不在家我不知道,我离开的时候可能发生了什么吧。
我也觉得女邻居跟着她下楼发现尸体这个是计划之外的……
我也觉得奶奶很好玩啊!奶奶的眼镜都很好玩hhhh 她还喜欢吃小蛋糕呢,女主好像有提到她有糖尿病不应该这么吃。
我觉得作家和那位想自杀的夫人那条线是能串联故事的。作家出场也算是交代丈夫的工作是司机,和他闲聊问到了前女老板&前情人的事情。(而且他在像陌生人炫耀(?)自己出轨了女性名人的时候,女主也在出轨hhhh
作家给女主提供了一份工作机会,男主为此就跟女主吵过一次架。作家找到那个女老板,合作把男主钓出来,于是引发了男主与女主的矛盾爆发。
除此之外,作家和做妓女的女邻居有过性交易,他的弟弟是警察的医生。(说起来作家夫妇提前往酒瓶了兑什么?然后桌上灌醉医生那段也好好笑……医生醒来发现东西丢了第一反应是以前的恋人特地拿走的也好好笑……
还有作家和丈夫的交集提到丈夫会伪造文件?丈夫回家问儿子你模仿我的签名怎么样,感觉真是……家学渊源……。儿子后来好像有帮妓女女邻居也仿造过一次谁的签名。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原来如此!谢谢您hhhh 没有您我真的没太看懂儿子的生财之道hhh
希特勒的部分我也很迷茫!
我重新看了下。是当时作家坐司机的车来这边,然后他俩一个人拐进自己家,一个人拐进妓女女邻居的家。也是作家向妓女问起那个出租车司机一家人怎么样,听说女主有做清洁工才提出兼职的。所以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是一家人。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是的是的,丈夫还说我就知道你是来这儿的……
买卷发棒是之前,那对母女和女主一起出门的时候,那个妈妈建议女主收拾一下头发,买卷发棒就可以。
……我当时是感觉,女主可能是把小儿子托付给牙医后拿到一笔钱然后买的。但也是乱猜。毕竟他们家这个情况,女主买卷发棒是得藏着掖着!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你提到,小女孩的“收养你”,是在女主刚刚杀过人正在找不在场人证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我是想说,在这里,女主并没有想“主动找不在场人证”. 这块儿我可能还是没太读懂你的意思,虽然女邻居跟着下楼是意外,但你是觉得女主来小女孩家就是为了制造/寻找不在场证明的吗?
确实哦!作家还是串联起这个故事了!很多情节的发展是靠他推动的!
作家夫妇把雪莉酒(根据后文他弟弟说喝起来像的东西)给装到绿葡萄酒(根据作家邀请喝酒时所说)的酒瓶里了……在淘宝查了一下,绿葡萄酒酒精度 9.5%,雪利酒 16%……
伪造笔记真是世代传承!大儿子还帮奶奶写信,奶奶让他伪造报纸上那个女明星的字迹(图啥啊
A 是一个男歌唱家,女情人是年轻的女歌唱家,同时还是纳粹党人. 女情人给业界大佬 A 写过一本传记,出版的时候找男司机模仿希特勒的笔记给书写了题名. 作家正在写某独裁者的回忆录,听说这件事后想把这个回忆录改成是希特勒的回忆录,想让男司机帮忙伪造笔迹,男司机不肯,他就跑去找女歌唱家,要挟她说服他.
美 1 真是把大儿子赚钱的所有渠道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好好好!谢谢!作家那段我已经明白了!!!
对。我觉得不在场证人是,死者死亡时间时 有人给我作证 我不在谋杀现场 以排除我的嫌疑。(当然电影里死亡时间显然是模糊的。)所以我倾向于女主是主动去女邻居家给自己找不在场证人。
妓女跟随她下楼并走到家里,是无意识当了发现人。从结果来说会把女主的嫌疑又撇出去一点,但当发现人毕竟要看到尸体……女主应该也是没有要邻居当发现人的意思。
我猜测女主本来想达成的结果是,“我去探望邻居了,邻居们可以为我作证。我回来发现他已经死了。中间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清楚。”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Ash @hsvbhv @xpihxb 原来你们都是觉得她上楼是故意想要制造不在场证明呀……只有我觉得她是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找人坦白商量对策
她也许本来是想自首的(((
她把凶器整根炖汤确实是有意识在处理凶器,但我们并不知道她决定整根炖汤的时间,如果她是先整根炖汤了,才上楼去的小女孩家,那就是她故意想要制造不在场证明;但还有一种可能是,她和女邻居一起下楼后发现可以这样脱罪之后,才开始处理的凶器,毕竟报警等警察到来之间还有一段时间.
不过可能还是早就想好了的可能性更大?女邻居一直陪在身边的话,她就不能镇定自若地继续做饭了,那样会引起怀疑. 好吧!那还是你们说的有道理!
嗯,很对,模仿女明星字体是铺垫!那个时候我还在想,怎么可能看一眼签名就能模仿字迹来了,这是在骗奶奶吧,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确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很值得仔细玩味!而且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前面一些比较奇怪的广告(踩到高跟鞋打翻了咖啡的),作家和司机密谋赚钱计划时那个模仿摩托车的人,还有作家和司机的背后那一群人,不知道是在听他俩说话还是在看模仿秀还是在干嘛……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当时以为咖啡广告是在嘲讽已婚男人泡个咖啡都做不好,跟男的结婚好心情最多到新婚夜结束醒来,从此都是生活的不幸……但我觉得美1的解读很可能是对的!比较合时代背景吧!
那段男声唱词当时我以为是女主心声?
那段密谋我不知道,但是好好笑,他们密谋被广大群众看在眼里的感觉……
女主的想法毕竟没直接表达,我觉得怎么理解都还好啦!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街角的商店》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喜欢这部!就是非常自然流畅的故事和笑点hhhh 男女主几次吵架都很可爱,知道女笔友身份→忍不住本体见面→以探望之名去看女主拆信→骗女主对方很糟糕降低期待,就是把面基拍得!一层层挺有意思的!
商店其他的几位也很生动。开头大家说一句话突然打好几句补丁,感觉是那个情夫会去告状,因此职场聊天说话也小心翼翼的。
老板应该经常去问店员意见,每次一听到意见,年长店员就开溜hhhh 那个年长店员陪着去约会告诉他笔友身份也好笑,帮他劝女主改送皮夹也好好笑……而且这位平时一直是对老板说“是”,男主在被解雇他反而一再劝老板。
老板、男主、女主都很有销售岗自觉?老板可以放下电话一转笑容,圣诞夜也是装着托企图哄女士买东西hhhh 男主不希望收到音乐烟盒暗示皮夹那段就非常推销员hhhh
那个跑腿小伙也特别好玩,怀疑是夫人骂了他?所以他偷偷报复是不是。我感觉是他匿名告状的。后来更是接个电话,把事故意全都抖落出来了hhhhh
《街角的商店》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是的哈哈哈哈可能我很久没看这种冤家cp了就比较新鲜
问下你认为这个电影的缺点是?
对!!!我也觉得这是最不合理的一个点。明明马上就知道是谁了!!
硬要跟着剧情走的话,可能是老板先怀疑的就是男主?因为男主受邀去他家,写了诗,也提过老板妻子很喜欢。男主又比情夫好看一点hhh 把人辞退的时候就是畏惧收到确切的真相,要个体面。……但我还是觉得剧情上没有圆很好!给人感觉何必呢!情夫的痕迹也那么多……手头阔绰起来,还能描述出老板家布置。
是的,小伙感觉很有前途hhhh 而且很会自主争取前途hhhh
《街角的商店》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还好!因为我看得很乐hhh 也很喜欢看这种生态(?)就是一个封闭场景里人物关系很有意思。
我就是看到你的评分了所以问一下hhhhh
但我也理解,确实有一些!感觉男主离职这个事就是为了创造戏剧冲突为了有个峰回路转……!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哈哈哈哈好!下周见!
《你逃我也逃》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喜欢这部哇!这部比上部好很多!诙谐幽默又嘲讽,哇感觉喜剧就应该这样!
两次,艾哈特与教授的见面互相映照真是hhhh 图拉先生扮演的时候我还在替他尴尬,一转眼艾哈特竟然真的是个笨蛋啊!图拉先生也特别好玩,直接现学现用……
教授逃跑那里,光追到幕布前的他,好有趣!随后幕布拉开,他中枪倒地,后面是街道?站台?的背景,也非常地有舞台重头戏的感觉。
剧团其他人也特别有意思。有一位一直在给自己加戏hhh 那段为犹太人发声的话,既是电影对纳粹的态度,本身就已经非常非常动人了,又成全了那位表演者想出演重要角色的期待。
电影把三人关系也处理得很轻松hhhh tobeornottobe时,图拉先生更在意“你竟然在我表演重头戏时离席!”。图拉先生说自己很伟大,图拉夫人忍不住笑……后来也是夫人担心他、替他说出他想演哈姆雷特的心愿,就感觉两位关系其实还不错的,只是看到帅气年轻人没有太拒绝嘛hhhh
《你逃我也逃》
@Ash @xpihxb 嗯,我也觉得这一部更像是一部正儿八经的喜剧了,挺有意思,情节的设置也很巧妙~
嗯,看前面的时候还以为三人关系会是这个电影的重点,结果只是这部电影的佐料!很不错~
我比较喜欢的是那些意外和计划之外的事情,比如图拉夫人骗取了教授的签名后用打字机伪造了自杀的信,这个时候他们的计划可能是直接杀掉教授就完事了;但后面图拉夫人在宾馆里不让她离开,只好由图拉先生扮演教授去救图拉夫人,这样的话那封自杀的信肯定要烧掉,不能被人看到了.
再比如,图拉先生扮作教授第二次去艾哈特那里,自己想了办法通过剃掉教授尸体上的胡子好不容易脱身并重新取得了信任,结果剧团的人又另外想了办法去营救图拉先生,导致图拉先生的脱身之计完全作废了,艾哈特对他的信任也崩塌了.
后一点在喜剧上自然有捉弄艾哈特的作用;但前一点在整个剧情上、喜剧上没有任何作用,后面也没有再交代那封伪造的要自杀的信是如何处理的,但我就很喜欢这种情节,在精妙设计的、严丝合缝的人造的剧本里有了这种更加真实、自然的东西.
《你逃我也逃》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是的是的。我也很喜欢这种一波三折!是那种非常抓人的节奏中又令人信服?而且是没有敷衍任何一个角色,大家都在行动都在想办法。
而且我觉得捉弄艾哈特也是很好的刻画。在这种互相猜疑的社会里,图拉先生每次其实都有凭借一些“我抓住了你的把柄”:他错认教授这一系列、几次言语的冒失。来度过危机的因素。艾哈特还很猜忌他的下属,当然也是被图拉先生挑拨hhhh 他身上的、还有那些听到希特勒下令就毫不犹豫跳下飞机的飞行员的荒诞,都让喜剧有了喜剧之外的东西?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哈哈哈哈我认同这部比街角的商店优秀很多!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们接下来看什么!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天涯沦落女和 底特律!
《天涯沦落女》
你说到女性对莫娜的评价要好些,这我还真没有注意
我也认为她状态渐渐不好了,但我只认为包和鞋子可以说明这件事,教授和剪树人的没有留恋到有点眷恋的变化和状态没有关系. 我的理由如下:1. 她和教授一共没呆多长时间,我猜测可能就只有两天,她和剪树人应该一起住了更久,因为室友都回自己的国家探亲,可能是个小假期,我觉得怎么也得有七天吧;2. 教授从来没有给莫娜许诺过,说你以后就跟着我吧,但剪树人给了她承诺,说你就住在这儿吧,其他人来了我来处理,结果最后他又处理不了;3. 莫娜可能是异性恋. 这些理由让我认为,如果莫娜在状态好的时候先遇到剪树人,状态不好的时候后遇到教授,结果不会有太多改变.
你的问题我也想问,结合你说的她一直在这同一片区域活动(因为她认识的这些人彼此有些联系),我还想知道,她想要去哪里呢?
你对结尾是怎么理解的?就是那些突然攻击她的奇怪的紫色的人.
《天涯沦落女》
@Ash @xpihxb 是的哦,那个哲学家对莫娜整体是批判的态度~但教授的学生对莫娜评价还不错,反倒是教授学生的女友对莫娜评价不好,说她有可能是罪犯之类的~
同意,教授和莫娜不是同路人,是教授对她的短暂的包容.
嗯,是的是的,莫娜应该也是比较喜欢剪树的工作的~
说到她状态的变化,电影开始的时候她包包也很好,鞋子也很好,还会自己修鞋,那是不是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是她才刚刚开始这种路上的生活?你觉得电影的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有多长?从头到尾人们都说很冷,感觉也就两三个月?
你觉得他们的装扮是什么呢?是树吗?我感觉紫色的胖胖的身体,头上有一点绿树枝,有一点像是萝卜?再结合这个镜头之前是她到萝卜大棚里借住了一晚,我个人猜测是不是她在萝卜大棚里遇到了什么不测,比如生吃萝卜中毒了,最后的镜头是她的幻觉?不过当地人关门窗这件事又让我觉得不像是幻觉,而且电影开头在警察检查莫娜尸体的时候,镜头一直在交叉剪辑当地人冲洗那些紫色人往各种地方留下的紫色痕迹,这都让我觉得不像是幻觉……实在想不出合理的解释了……
《天涯沦落女》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那个教授的学生也是那个奶奶的侄子吧?他后来在公共场所遇到了莫娜吓到了,进电话亭跟对面说了很多否定批评莫娜的话!
学生妻子确实hhhh 学生和学生女友都在惦记奶奶的大房子……
我感觉哲学家和莫娜有一些道路上的分歧?哲学家是完成了一半的流浪,但莫娜是全然地流浪。两个人在前期对话时也能感觉到互不认同,哲学家还是比较实际(?)想要好好生活的。他好像是在对话后逐步不理解+无法忍受莫娜不工作?就越来越恶语相向。
我觉得她那会儿是刚开始流浪!她第一次搭车说是要去露营,而且是不是整部电影只洗了开头那一次澡hhhh?就很像一个轻快的开始。
我也感觉……半个冬季吧?前面去借水的时候,那家女人告诉她要先浇水才能泵上来水,感觉是不是已经结冰了所以需要浇水化冻(但我物理学得不好?是这样吗?是的话,应该就不是初冬了。
我去看了下真的哎,前面有人在冲洗。我也倾向于不是幻梦。有配角说是红酒,那就应该也不是树。
又看了一下那段抹液体的,这个行动是不是只针对女性啊?旁边被掳走的一个、被追逐的一个也是女性。总之给人感觉好糟糕啊这个村庄!
《天涯沦落女》
@Ash @xpihxb 是的,他在电话亭里表现出了对莫娜非常负面的态度~
我也觉得电影的开头就是她这种生活的最开始,结合她状态的变化,我在想,她真的是这种自由的人吗?她真的能过这种流浪的生活吗?你之前说她很适合这种生活,但她真的适合吗?她选择了这种生活,是不是因为一时冲动呢?因为对比起来,我觉得还是哲学家的生活才是更可持续的,而且显然哲学家也已经那样生活很久了.
如果天已经冷到结冰了,那旁边浇下去的那一盆水也应该早就结冰了
我查了一下,浇水是因为离心泵需要先排出空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640151
我查到了:https://www.reddit.com/r/criterion/comments/t97s2c/can_someone_explain_the_ending_of_vagabond_by/
是当地的一个节日,叫 Pailhasses,可能可以翻译成“稻草节”,每年的圣灰星期三(1985 年是 2 月 20 日,1984 年是 3 月 7 日)庆祝,是 Cournonterral 这个法国小村庄的专属节日,从 1346 年开始就有这个节日了,历史悠久. 来源大概是说,Cournonterral 村和 Aumelas 村接壤,接壤的土地是一片树林,Cournonterral 村村民老是去里面砍树当柴火烧,但是 Aumelas 村村民不乐意,在 1346 年就对 Cournonterral 村发动了攻击,Cournonterral 村派出了名叫 Pailhas 的人带着大家去打仗,结果 Cournonterral 村(因为是 Pailhas 带领的人,就都叫 Pailhasses 人,可以翻译为稻草人)就打赢了 Aumelas 村(白人),为了纪念这场胜利,Cournonterral 村就每年庆祝这个 Pailhasses 节. 有的人扮演白人,有人扮演稻草人,稻草人就挥舞着用酒糟浸透的破布和纸巾,追逐白人. 实际上,外来者都会被追逐并泼洒酒糟,所以为了避免误会,当地的执法者会禁止外人在节日的当天下午进入 Cournonterral 村中心区域
《天涯沦落女》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好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
那就是莫娜赶上了……(但对外人这样还是很坏啊我觉得这个仪式!!!
对……她整个过程都是很随遇而安,那会也不像现在可以稍微做下旅游功课。所以我感觉这次尝试是不加规划的、以结果论来说是失败的。只是心情上很不愿意用结果去评价她!
我觉得她很适合是那种心境上?这一路遭遇中令人痛苦的部分并不少,而这种生活本来就是非主流的、会被人另眼相待的。这一段时间里见过她的人都记得她,感觉也很合理,因为她就是很少见啊!她有这种在路上的心情,遇到事情处理事情,不畏惧他人的眼光。她提及过去的生活更像是不可忍耐的……她给我一种她在上路时是没有考虑“适不适合”的选项,而是“只有这样”?
……就是整体来看对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很迷茫!她既没有拿“失败”去“告诫”谁,也没有特别地“肯定”,好像就只是有一个莫娜的女孩这样生活过。
《天涯沦落女》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也觉得,应该有些间接责任吧……
我觉得不会!她看起来好随性hhhh 她肯定还是直接上路!
只是感觉哪怕事到跟前她上网查,也会好一些?
《天涯沦落女》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记得一开始的青少年就很轻浮,流浪汉觉得是莫娜伤的他说他堕落,牧羊人好像也这么评价。更别说那个侄子了。但女人基本都比较友好,前期一面之缘的女人都对她的印象不错,好像表达过对她决定的羡慕和肯定之类的?
你说得有道理!其实教授给了莫娜委婉的拒绝?最后请莫娜下车很突然,莫娜问多久,她连着说了“半小时”和“15分钟”,但她给莫娜的食物是提前准备好的……应该是提前决定了要放她下车了。我感觉教授和莫娜并不是同路人?教授只是短暂地包容了莫娜一段时间,只是这段时间是美好的。
感觉莫娜其实在不断地经历拒绝,牧羊人、教授、奶奶家。而剪树人则是其中一个给出承诺的……然后我觉得也有莫娜喜欢这种工作吧,她跟教授说过喜欢“老式的工作”。她就更有一点想待下来了。
我觉得她没有目的地?她更像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她受过教育,当过秘书,但她好像对那样的生活有点厌倦愤怒?
莫娜感觉有一种不加规划但很莽的气质hhhh 确实很适合这种路上的生活。
我也很在意!感觉也不像当地的节日啊,当地人都关窗关门避之不及的……
我想过“树”是不是在电影里有什么重要隐喻,教授在研究树怎么免于疾病,剪树人,后来又是一群发疯的树人,而且给树的镜头也不少……但没联系起来这能有什么隐喻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