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利​

▷尼罗河上的忧思——代序:shimo.im/docs/e1AzdOYyBdid2ZqW

「导言」

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约公元前425年)造访埃及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当今的埃及作为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大国、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困扰着中东地区,埃及在中东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讨解决方案时,不仅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同埃及频繁磋商,美国和以色列方面也需不时地听取埃及方面的意见。显然,这样一个国家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

关注

随着拿破仑的入侵,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政治观念、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等像一股决堤的洪流,冲击着这个古老的金字塔国度。埃及与西方文化的突然接触使得埃及人从中世纪的酣梦中惊醒过来,由此开始了追赶西方的漫长历程。
法国入侵埃及是一次以强凌弱的殖民战争,是法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但是拿破仑在殖民埃及期间,对埃及文化作出的贡献却功不可没。拿破仑敏感地意识到埃及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因此精心挑选了175名有学问的文职人员,组成东征军科学与艺术委员会。他们都是各领域、各专业最拔尖的专家,精通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制造、天文、地理、医学、植物、建筑、水利、考古、文学、艺术和语言等学科。1798年8月23日,拿破仑建立了埃及研究院,由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蒙日任院长,拿破仑自己担任副院长。研究院分数学、物理、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四个部,配备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定期出版一份学术刊物。拿破仑在埃及还建立了几家医院,创建了阿拉伯文印刷厂。同时,东征军科学与艺术委员会对埃及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他们用了多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巨著《埃及记述》(Descriptiondel’égypte)。《埃及记述》内容丰富,卷帙浩繁,涉及埃及的历史、地理、农业、手工业、贸易、动物、植物、矿藏、风土人情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埃及的一部珍贵的百科全书。
拿破仑远征埃及打开了埃及的大门,同时无意中也打开了古埃及文明的大门,这就是被称为开启古埃及文明之门钥匙的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它的发现从而诞生了一门学科—埃及学。
1799年8月,法国士兵在尼罗河西支流罗塞塔(Rosetta)入海口附近修筑防御工事。工程兵军官布沙德指挥一群士兵挖战壕时,偶然挖掘出一块布满稀奇古怪文字的石碑。当时,法国士兵对《埃及记述》一书的封面这类埃及古物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在场的许多人对这块残碑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就是这块似乎司空见惯的石碑最终成为打开古埃及文明迷宫的钥匙。
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约有桌面大小,长约115厘米,宽约73厘米,厚约28厘米。碑体为磨光的黑色玄武岩。在石碑的一面镌刻着3段文字,经过2000多年的风沙侵蚀,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第一段是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共11行;第二段是比较潦草的世俗体文字,共32行;第三段是希腊文,共54行。希腊文,这是可以看得懂的。布沙德对希腊文略知一二,断定这件埃及古物可能非同寻常,便下令把它扛了回去。他哪里知道他面前这块不起眼的石碑,竟成了一把解开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之谜的钥匙。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