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玛丽亚·康妮科娃​

他们是犯罪界的贵族。

——戴维·莫勒(David Maurer)

▷引言:shimo.im/docs/47kgMddYnKIggb3V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戴维·莫勒开始发前人未发之覆,对诈骗犯的世界展开深入研究。他简单地把他们称为“犯罪界的贵族”。硬性犯罪——简单粗暴的偷窃、入室盗窃、暴力犯罪和威胁恐吓——这些都与欺诈高手们无关。欺诈游戏是依赖软性技巧的活动,靠的是信任、同情与口才。真正的欺诈高手从不强迫他人做任何事,却会让人成为自掘坟墓的同谋。他们不偷不抢,我们却自愿献出财物。他们不用威胁任何人,我们却编出故事来自己骗自己。我们相信,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相信,而不是因为他人强迫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甘愿任他们予取予求,双手奉上金钱、荣誉、信任、名声、地位和支持,而丝毫意识不到事情的真相,直到一切已经太晚才追悔莫及。我们迫切需要信仰,我们渴望接受能为我们的世界提供解释的事物。这种需求与渴望无处不在,强烈无比。只要稍加指引,我们就会愿意相信任何事,信任任何人。无论是对阴谋论、超自然事件还是对巫师灵媒,我们轻信的程度似乎是没有底线的。

——「引言」

关注

魔术师通常不愿两次表演同样的戏法。一旦不再感到惊讶,观众就会有余力去注意其他事情,也就更容易识破诡计了。但最棒的手法是可以无数次重复的。这些手法被打磨得圆润成熟,根本没有破绽可循。著名魔术师,同时也是骗局揭秘高手的哈里·霍迪尼(Harry Houdini)曾夸口说,他只要看过任何魔术三次,就一定能拆穿其手法。但据说,有一天晚上在芝加哥的大北方酒店(Great Northern Hotel),他的一位同行、魔术师戴·弗农(Dai Vernon)向他展示了一个纸牌魔术。弗农从一沓纸牌的顶部拿起一张牌,并请霍迪尼在牌的角落写上了他的姓名缩写“H.H.”。随后,弗农把这张牌插入那沓纸牌的中部,随后打了个响指。奇迹出现了,霍迪尼签名的纸牌跑到了最上面。正如这个魔术的名字所示,这张纸牌是一张“雄心之牌”,无论你把它插进哪里,它总能回到最上面来。弗农重复了7次,霍迪尼7次都没看出门道。真正高明的手法是不需要隐藏的。(这个魔术靠的是娴熟的手上技巧,现在有经验的魔术师基本都掌握了这种手法,但在当时还是非常新奇的。)
对骗局来说,同样的法则仍然适用。最高明的欺诈游戏是不会被拆穿的。或者像德马拉的骗局那样,虽然被察觉了,但受害者羞于声张。假设霍迪尼和弗农的故事发生在不那么公开的场合,如果霍迪尼对他不能识破弗农手法的事保持沉默,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实际上,一个人反复落入同样的圈套并不稀奇。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