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曾是精神变态基因决定论的坚定支持者。他曾声称,精神变态与否和其他众多身心条件一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运气决定的。如果你有个精神变态的大脑,只能说明你抽到了下下签。然而,在自己的大脑出现了这种问题后,他决定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事实是否像他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呢?
现在,法隆仍然认为基因确实起了作用,但一个人童年的某个重要时期——也许会显示出一些征兆但没有具备全部特征的时期——却能决定这个人是否会成为完全的、临床意义上的精神变态者。如果运气好,这个人就会像法隆或者这本书中提到的部分骗子那样,成为一名高功能精神变态者。而抽到了下下签的人则会成为一名暴力精神变态者,成为被关进监狱甚至坐上电椅的重犯。
我们现在知道,胎儿在子宫内的时期对于基因组表观遗传标记(即决定基因表达方式的甲基化模式)的发展至关重要。法隆认为,除了这个时期以外,从出生到三岁的时期对一个人在未来是否会成为精神变态者也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这段时期,儿童会自然掌握所谓复杂适应行为,如处理恐惧情绪、微笑、与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互动的能力。但有时这种发展过程会被打断,特别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理论上,在家中或学校里发生的某个造成创伤或形成压力的事件可能在打断正常发育的同时,让一个人基因中先天带有的精神变态特征凸显出来。德马拉在家道中落、被迫搬出童年居所后就显现出了这种特征。但如果没有发生类似事件,一个本来会成为职业骗子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广受尊敬的神经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