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玛丽亚·康妮科娃​

他们是犯罪界的贵族。

——戴维·莫勒(David Maurer)

▷引言:shimo.im/docs/47kgMddYnKIggb3V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戴维·莫勒开始发前人未发之覆,对诈骗犯的世界展开深入研究。他简单地把他们称为“犯罪界的贵族”。硬性犯罪——简单粗暴的偷窃、入室盗窃、暴力犯罪和威胁恐吓——这些都与欺诈高手们无关。欺诈游戏是依赖软性技巧的活动,靠的是信任、同情与口才。真正的欺诈高手从不强迫他人做任何事,却会让人成为自掘坟墓的同谋。他们不偷不抢,我们却自愿献出财物。他们不用威胁任何人,我们却编出故事来自己骗自己。我们相信,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相信,而不是因为他人强迫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甘愿任他们予取予求,双手奉上金钱、荣誉、信任、名声、地位和支持,而丝毫意识不到事情的真相,直到一切已经太晚才追悔莫及。我们迫切需要信仰,我们渴望接受能为我们的世界提供解释的事物。这种需求与渴望无处不在,强烈无比。只要稍加指引,我们就会愿意相信任何事,信任任何人。无论是对阴谋论、超自然事件还是对巫师灵媒,我们轻信的程度似乎是没有底线的。

——「引言」

关注

对那些已经身处情绪低谷的人来说,动之以情往往能发挥最大的威力。骗子钟爱葬礼与讣告、离婚与丑闻、公司倒闭与孤独人生等悲剧。有时他们真的会去寻找此类新闻——本地报纸是类似消息的宝库,社交网络的风行则淘汰了报纸。我的一个朋友阿里克西斯发表了一系列状态,表明正在和男友分手,之后她发现,自己差点成为一场骗局的受害者(她无意中把骗子加为好友了,这种事非常普遍)。有时骗子会直接寻找失意者。如果你留心,总能轻易发现沮丧的人。
但骗子也不只靠悲伤一种情绪来实现动之以情,有的骗局就专门利用积极情绪。骗术高手能够按照不同情绪“对症下药”。当我们快乐时,我们不会像平常那样系统性地分析信息,因而更容易被说服。在一项研究中,快乐的参与者既能被有力的论点说服,同时也对毫无说服力的论点点头称是,而沮丧的参与者只认同有力的论点。另一项研究发现,快乐的人更注重直观印象,比如对方说话时的状态,而沮丧的人更注重内容,也就是对方所说的话。
还有一些情绪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如果你想要骗人,最好先让他们感觉到快乐或悲伤,但如果你能让他们感到恐惧——就像埃博拉危机或战争中的骗局那样——就更好了。如果这种情绪够强烈,我们会忘记其他一切。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