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
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图注: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
像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品,在萨洛蒙·格斯纳的作品中,这两个方向也是相互交叉和交融的。他不是一位创始人和领导者,而是随处可见的音乐家和吟游诗人;他不是思想家,而是狂热者;他不是男人,而是孩子;他不是音乐家,而是作曲家。他写的诗有各种各样的标题,但无一例外都是田园诗;它们的基调与最内在的、决定性的生活态度一致,是一种宁静安详的、臣服于内心的音乐创作,是孤独的牧羊人用他那小小的芦苇笛吹出悠扬的音乐,并深深陶醉其中。他的笛子没有几个孔,也没有复调,但在黄昏时分听来却格外悦耳。
要理解格斯纳的艺术,我们倒也不必扩大对“优雅的18世纪艺术”的狭隘定义。在当时众多漂亮、有品位且迷人的物件和小玩意儿中,温柔的小画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精致迷人的水彩画,笔触优美、轻盈且自信的风格化素描,构图精美、诗意风流的小雕版画和蚀刻版画。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小风景画:温柔的山谷中,泉水从古典的砖石河槽流过,几棵树汇聚成一片怡人的小树林,一位农家女或仙女在往水壶中斟水,或是若有所思、饱含爱欲地凝视着清澈的泉水;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士一边读书,一边等待着她的情人,可以看到她的情人从树干后面的阴影中走出来。如今,在一些瓷器的图案和天真质朴的窗帘上,仍能找到这种艺术的影子,虽然有时候元素发生了置换:湖岸或瀑布代替了泉水;花园、洋房或寺庙代替了树木,或紧挨着树木;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或一位牧神代替了仙女;一只羔羊或一只“丰饶之角”代替了水壶。无论画中元素是什么,整体画面总被调和成大同小异的田园风貌。在这个小小的绘画世界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对古代生活和自然崇拜的记忆,还能品味到中国山水画的和谐韵味。话说,中国艺术曾在欧洲掀起过收藏热,自从那个奇妙世界的讯息和艺术品传到巴黎,中国山水画的维度和结构就对法式洛可可风格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