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在写给我的信中自称是我的朋友。我曾经送给他一本我的小册子,在这本书里我将宗教视为一种幻想。他在回信中表示,他完全赞同我对宗教的看法,但他很遗憾我没有恰当地认识“宗教情绪(religious sentiments)”的真正根源。他认为,这种根源存在于一种特殊的感受中。他自己一直拥有这种感受,而且发现其他很多人也有这种感受,所以他猜想也许数以百万的人都如此。他将其称为一种“永恒”的感觉,一种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就像“海洋一般的”——感觉。他补充道,这种感觉完全是真实的主观感受,而非一种信仰。它不能使人相信个体的永生,却是宗教能量的来源。各种教会和宗教派别都在利用宗教能量,并把它引向特定的渠道,毫无疑问也会把它利用到极致。他认为,即便一个人排斥一切信仰和幻想,仅凭他拥有这种海洋一般的感觉,他就可以称自己是宗教信徒了。
我非常敬重这位朋友,他自己还曾写诗赞颂幻想的魔力,但他的观点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我自己无法感受到这种“海洋一般的”感觉。我们难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感觉。人们可以尝试描述感觉的生理迹象。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想以这种方法描述出那种“海洋一般的”感觉,恐怕行不通),结果只能求助于观念性的内容,因为观念最容易和感觉联系在一起。如果我对这位朋友的话理解正确的话,那么他说这话的意思,就和一个想法新颖又有点古怪的剧作家给他剧中想自杀的主角的安慰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无法抛弃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个体与外部世界成为一体、无法脱离联系的感觉。我想说,在我看来这似乎带有一种理性认知的性质,确实,并不是说它不带有感情色彩,而是它只带有这样一种与其他同类的思想活动一起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我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种感觉的原始属性。但是,我无权因此否认其他人真的产生过这种感觉。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正确地解释了它,是否应该将其视为整个宗教需要的“根本起源(the fons et origo)”。
对于解答这个问题,我提不出什么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意见。人们通过一种一开始就以把人类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为目的的瞬间感觉,来接受他们与周围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暗示。这种观点听起来太奇怪了,与我们心理学的框架简直格格不入,导致人们试图为这种感觉寻找一种精神分析学上的,即发生学的解释。下面的思考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通常,我们最确定的,莫过于我们“自身(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