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人们常常使用错误的衡量标准——人们追求权力、成功和财富,也羡慕别人拥有这些,却低估了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在对这种情况做出概括性的判断时,我们很可能面临一种危险:忘了人类世界和人的心理世界是五彩斑斓的。有一小部分人,让他们同时代的人钦佩不已——尽管他们的特质和成就与大多数人的目标和理想大相径庭,但他们的伟大也正在于此。人们无疑容易认为大部分人全然不会关心这些伟人,毕竟只有少数人欣赏他们。不过,由于人与人之间思想和行为存在差异,人们的“愿望冲动(wishful impulses)”也千差万别,所以事情也许并非那么简单。

关注

我们心理结构的复杂构成可以承受大量其他的影响。正如本能的满足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一样,如果外部世界让我们挨饿,拒绝满足我们的需求,就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痛苦。所以,人可能想要通过影响本能冲动来摆脱一部分痛苦。这种防御痛苦的方式不再依靠感觉器官,而是试图控制我们需求的内部来源。这种极端的形式是通过消除本能来产生防御效果的,就像东方世俗哲学所教导的以及瑜伽术所实践的那样。如果这种办法成功了,那么主体确实也放弃了其他一切活动——他牺牲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他从另一途径再次获得的只是“宁静的幸福”。当我们的目标没那么极端,只是寻求控制自己的本能生活时,我们同样遵循了这一路径。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因素是更高级的心理能量,它们服从于现实原则。这里满足的目的绝对不会被放弃,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对痛苦的防御,因为当本能被控制于依附地位时,本能缺乏满足所引起的痛苦感就没有本能不受控制时那么强烈。相对应地,享乐的可能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满足没有被自我驯服的狂野的本能冲动所产生的快乐感,比起满足被驯服的本能所产生的快乐感强烈得多。反常本能的不可抗拒性,或许还有禁物普遍具有的吸引力,在这里都能找到一种实用的解释。
防止痛苦的另一种技巧是转移力比多。我们的心理结构容许这种转移,它的功能通过这种转移在灵活性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的任务是用这种方式改变本能的目的,使其不遭受外部世界的挫折。在这一点上,本能的升华提供了帮助。假如人可以充分提高他从心理和智力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他就能得到最大的收获。如果能达到这种情况,命运也就无法左右一个人了。这类满足,例如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快乐以及在呈现他的幻想时的快乐,或者科学家在解决问题和发现真理时的快乐,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终有一天我们肯定能用元心理学的术语将这类满足的性质描述清楚。目前我们只能象征性地说,这类满足似乎“更好、更高级”。但是,对比满足野蛮而原始的本能冲动所产生的快乐,这类满足并不强烈,无法使我们的肉体有震撼的感觉。而且,这种方法的弱点是它不能广泛适用,它只适用于少数人。它的先决条件是某些人具备非同寻常的性格和天赋,而这些性格和天赋在实际层面上远不是人人能普遍拥有的。即便对于少数具备特殊性格和天赋的人,这种方法也不能完全保障他们免遭痛苦。它没有创造出刀枪不入的盔甲来抵御命运之箭。当痛苦的根源是人自身的肉体时,这种方法通常就会失效。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