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讲邪教和精神控制已经很久了今天再增加一个刚学来的哲学概念吧:有很多人容易被难听、伤人的理论和观点俘获,就是因为人思考时有一个倾向就是受虐狂认知(masochistic epsitemology),认为如果一件事令人痛苦,那它一定就是真相。即错解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认为“逆耳的必定是忠言”,因而接受伤人的理念。
但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现代社会对礼仪的追求,有时会让人难以相信明面上说给自己的话是发言者的真心话。且不擅长社交语言的人会认为虚假、本质上阴阳怪气的批评,比直白的谩骂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现代的刻板控制者形象时常是以“甜言蜜语”的形式出现的:这个思维默认常说美言的人是在“糖衣炮弹(sugarcoating)”,因此更容易是虚伪的人、在操控听话者,而口出恶言的人更加真诚——毕竟如果你不和我建立良好社交关系,就无法从我这里获益,既然你无法获益,那你说的话应该是并无利益交涉的客观批评吧?
但事实上,对于有些刻薄的人而言,口出恶言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获益,或者能够让你和你所在的群体情绪低落、创伤发作、停止行动就是获益。
更何况口出恶言未必不能控制人,很多人可能完全明白受虐狂认知的运作原理,让你在痛苦中接受他们控制就是操控你并继而从中获益的一环。
由于精神力太弱而产生的一些废话
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精神力太过薄弱,听一个播客也会觉得主播太有攻击力,像是在教训我。好吧能有这种想法的我是有点弱,但我得努力关爱一下自己,找找外部归因。
感到被攻击的原因也许是密集的话语,强势的观点,一点点侵略性的试探,比如偶尔玩笑般贬低听众抬高自己。由此塑造出一种权威感,让我感到很不适。
其他(大部分有点名气的)播客就没有这种感觉,其他主播,即使是很有精英感的各位,至少都会在节目里尊重嘉宾,也尊重听众,观点碰撞常有,但强迫别人一定要接受自己观点的感觉很少。
我又好奇(手贱)点开评论区,想看有没有听众和我一样感受,结果发现评论区顶部都是非常信赖主播的粉丝们,亲切称呼主播为x老师,写一些听后感……有点诡异,有点cult,不能这么真情实感把网上的人当生活导师啦喂!
听这个播客,加拿大的助理检察官讲亲密关系暴力案。提到加拿大会对警察做家暴相关的培训,只要接到报警,只要是亲密关系暴力(哪怕关系双方只是刚交往几天的情侣),他们只要接到报案就要当做刑事案件处理。这个重视程度的一个影响是,到了庭审阶段,很多受害者会跟这个检察官嘉宾说自己后悔了,或者觉得他们只是普通吵架,现在想要谅解自己的伴侣。但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有人报案,他们就一定要走这个程序。嘉宾做了解释,大意是:法律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对亲密关系暴力的重视就是把资源倾斜给这方面的案子。
很多家暴案的被告在法庭上都会说自己当时太激动了没法控制自己,但很多时候他们其实不是失控,而是觉得暴力的代价很小。亲密关系暴力在法庭上往往会比陌生人的暴力判得更重,为的就是加强这种对亲密关系暴力的重视。
嘉宾还提到一个细节,就是法庭上受害者作证的位置是一个木栅栏构成的,但其实只要原告希望+法官允许(多数情况都会同意),这个木栅栏可以变成板子把受害者关进一个类似箱子一样的结构里,形成一个受害者看不到被告也能作证的场面。一般很少会让儿童作证,如果不是情况非常恶劣,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避免让未成年作证。就算真的需要,也会让儿童证人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在有抚慰犬陪伴的前提下通过视频通话作证。
嘉宾说受害者可以向法官提交一份自述,表达自己遭受的暴力对自己的精神、物理生活造成的各种影响。但写这个自述也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她会在被告判定有罪的情况下再让受害者写这个。亲密关系的暴力不仅是肉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果没有肉体上的伤害作为证据提交,受害者还可以接受心理咨询,证明上庭作证这件事给受害者造成了心理创伤。心理咨询的结果可以向法庭提交,作为受害者受到了伤害的证据。
补充一下出处以防有人想听:
话包子Q话 vol67.加拿大检察官Tina跟我们聊聊家暴
详解奥运性别检测史:怕男人混进奥运女子比赛的担忧由来已久,但性别检测从未抓住过一个男人
https://mp.weixin.qq.com/s/ba-WvHi_cnC_-JzDM4DoOQ
三土老師在推上推薦了這篇文章,讀了確實很長見識,原來運動會刁難外表不符合刻板印象的女性竟然如此歷史悠久(
关于奥运会拳击女选手的争议,推荐阅读这篇科普:https://matters.town/a/p5pnuhfabjyv?utm_source=share_copy&referral=ayuan9000
很m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