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了个有趣的兔子洞:女装那倒霉的口袋问题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spoiler alert: 跟卖包阴谋论无关)。三个视频拼出了一幅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画卷:
Bernadette Banner主要讲解了15到20世纪初的女装口袋变迁(主要是英国)。口袋很长时间都是作为配件“外挂”/“内挂”衣服上的,哪怕是高腰线轻薄裙子的摄政时期。手包的出现并没有对口袋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当口袋开始和衣服缝到一起之后,主要的争论点也在女装的口袋数量少于男装,而口袋本身尺寸没有太大的问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RoWPEUTI4
Abbey Cox接着讲了20世纪初以来的新变化。让我没有想到的点是关于女装fitting的质变:过去是通过胸垫、臀垫、裙撑等等手段去engineer出理想的女性轮廓(artificial body),而现在是女性必须天生(或者通过后天努力)直接拥有理想的身体(which依旧会随着时尚潮流而改变)。时装的作用变成了直接展示这种理想的身体(natural body),塑形变成了塑身。换句话说,理想的女性轮廓依旧是engineering的结果,但engineer的对象这一次跨过了身体本身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在身体外的口袋的腾挪空间就骤然减少了。然后工业化批量生产模式又进一步让消费者的反对弱化(不再是过去直接跟裁缝说给我加口袋那么简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2zSSE9pgC8
Answer in Progress则提供了另一个(两个?)有趣的角度。她直接去量了理论上unisex的牛仔裤口袋,发现横跨各种尺码女装的口袋都要比男装的小(哪怕是同样的腰围)。以及她复刻并试穿了四种历史口袋(中世纪的挂腰口袋、文艺复兴开始的缠腰口袋、摄政时期的挽手口袋、女性开始骑自行车后的骑装裤子口袋),全部都比现在的能装,半数还很好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_elEw-Oog
非常主观碎碎碎碎碎碎念
再次遇见觉得林毛毛很潇洒的人,感觉很合我的印象,就是激进派放弃了更进一步,在追求自我舒适的区域停住了。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样对自己的精力能做到最大化的维护,不用去费心思索一些自己改变不了的事。
不过我觉得这种主张虽然可以让自己舒适,但不具有公共性,公共就代表着庞大、多元,参与其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妥协,遗憾的是,妥协和自我的绝对舒适是相悖的。所以我的感觉是,舒适留给自己就好了,千万不要拿出来衡量她人的生活;不妥协是很勇敢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勇气和境遇。
但放弃公共性又往往伴随着同理心的降低,所以这种矛头对她者的事情时常发生,比如痛斥婚恋的女人,鄙视乙游和bl爱好者,嘲讽温和派的女人……放弃同理心并且散发优越感,的确是经典搭配。
但是我还是想说,攻击她人的确比包容更省力一点,省去了一些换位思考的力气,但其实不攻击最省力。让思索着无力现实的人们思索自己的去吧,您也省省力别来踹一脚了。
嘟主在2月10日晚上听了秦晖在东京大学的“娜拉出走以后:中国女权的世纪反思”这个讲座,现场掌声雷动,一群人捧臭脚,被气得不行,目前正在把录下来的语音转换成文字稿,进行校对&润色
** 2/11 晚间edit:
已完成初步的文字化,目前的稿件已经比较流畅易读。
感谢象友们的通力合作,很高兴和大家一起静静地完成了这份稿件,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
做好事可以留一下名,请在【校对&润色稿】中留下你的称呼,再次感谢! **
欢迎在文本内容基础之上进行讨论。欢迎在文档中留下你的comment(comment方式:选中文本后点击评论按钮)欢迎吐槽,欢迎书写感想文
嘟主会和朋友写一篇反驳文章,打算联络几个女权账号,投个稿。欢迎象友一起!
【录音文件下载处】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nVDHEfKw38Mc1aZ9sOtfHrkARnWdzZqU/view?usp=sharing
【校对&润色稿】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LGxs18i_5UFnwy11HnRgVjB_qmSW-MOMmxoP616fB6c/edit?usp=sharing
【语音识别直出初稿】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qKG2G309oN-wn2QejYbSTpBwcUHf0bwdLq5tCx6Vbek/edit?usp=sharing
过去一年做烘焙真的给了我很多上学一辈子都很少有的大思考,大家都说烘焙是精准的艺术,但我觉得它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艺术,而且学起来很爽。
就做一件事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这个道理很老生常谈吧,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减糖减油,不能光看数值,你要懂这个糖油的作用:糖是调味还是支撑,要不要上色,要不要喂酵母;油包括奶油一类高乳脂制品是稀释还是粘合,黄油需不需要延展,跟面粉配合的话要筋还是不要筋,它是不是风味来源?
现代工作创造了太多bullshit output,为了出成果而出成果,但做烘焙不行:你用糊弄的态度来对待它就会产出shit,而反过来真正学到的东西也会真正喂养世界。可以摸、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吃,食物不会背叛你,这是Ai永远无法取代的体验……而且过程中全身投入全程推进全心掌控的反馈感太震撼了,没有人可以永远声声回应但面团和蛋白可以,就算是死面坨子也是能煎香的死面坨子,天然的积极能量正念心流。
总之我越做越对迷宫饭里面饭和生者的理念有更深理解,吃饭和做饭是虚无的天敌呀!这个世界有存在的证据吗,有的,有的,都在我胃里。
很m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