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期盼,也是尽量回避(寒暄、客套、联谊等)网络社交。但我依然盼望着回应,哪怕需要付出社交消耗。
早期网络论坛初兴时,我常浏览的某论坛组织同读活动,楼主发布读书笔记,网友跟帖讨论,虽然人烟稀少,你来我往的回复极慢,但讨论质量很高,气氛松散自由。这对我影响很深,成为我心中的网络交流范式:它应该像个冷清的留言板,参与者在没有社交压力的环境下充分思考和回应,如果没整理好思路,可以晚一点回复,一周、一个月乃至更久都可以。
这是对同好交流的期待,对作者的期待略有不同。作者是最特殊的同好,不仅是最理想的讨论对象(之一),而且能给予确认——哪些讨论不符合实际,哪些有可能——在最理想的期待中,我希望这是在完结后,就像经历了若干逆转来到推理小说的最后一章,侦探揭晓谜团。读者的思考是一种整理,作者的反馈是再整理,不断从“无序”到“有序”,符合我对秩序感的心理需求。但这天还需要很久以后才会到来。
我写阅读记录是真诚的,但远不够坦率。换一种更悲哀的说法,我习惯和擅长自我审查并从中获得安全感。既然预设了阅读记录会被任何人看到,我自然而然选择了大多数同好能接受的话题和表达方式写它,否则很可能被当作异类或者被割席。尽管前面描述了诸多期待,我对回应从未抱持乐观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