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随笔集〕【美】约翰·厄普代克
▷鸣谢
“一幅市井画”“小小的闪电”“苹果的分量”“书房”“前行”“高估的案例”和“圣桑之手”均首次发表于美国版《现实》。“美国的孩子”和“蓝色长方形”本是美国版《现实》1981年春停刊前不久为该刊撰写,但最后发表于《艺术与古董》。“窗口强烈的阳光”“艺术值这个价吗?”“缺憾”“被大肆炒作的黑尔佳”和“无奈的蝴蝶”是我为各画展撰写的评论,均发表于《新共和》。“维米尔的一幅室外画”首次发表于《旅行与休闲》;“俏皮的莫奈”首次发表于《名利场》;“菲尔德靓丽的乡里乡亲”和“现代艺术博物馆感怀”首次发表于《艺术与古董》;“抑郁缠身的艺术家”首次发表于《纽约客》;“一幅让我挂怀的作品”作为“时代博物馆的一百幅作品”首篇,被翻译成德文,首次发表于德国《时代杂志》。“画中的孩子”是为《纽约时报》图书评论专栏撰写的苏珊·E. 迈耶《童书插画大师专辑》书评。“作家与画家”是为卡特勒恩·G. 耶特主编的《双重天赋:作为视觉艺术家的作家》撰写的导言。发表在《现实》中的几篇随笔,以及“维米尔的一幅室外画”和“窗口强烈的阳光”,曾于1985年以《印象》为题由洛杉矶西尔维斯特与奥法诺斯出版社结集限量出版。在获取复印许可过程中,承蒙陶拉·波雷加拉特斯、凯西·楚克尔曼、爱德华·道格拉斯等大力协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卡尔·H. 克莱因慷慨相助,提供其舅父拉尔夫·巴顿的有关信息。
图注 波特《宁静的早晨》,1961 布面油画,36×36" 阿瑟·M. 布略瓦收藏
走过各个展厅,你会发现波特也会有所不为。与尼克和霍珀不同,波特既没有对美国的建筑和地理进行任何挽歌式的泛泛描摹,也没有像霍珀人物画夸张地表现孤独或理查德·埃斯蒂斯借助凄凉街景折射令人颤栗的恐怖气氛那样,触及任何心理情绪。《丛林之门》是一个例外,其中杂乱的树林像笼中困兽一样涌向门框。《榆树下》有一种蒙克式的病态,他的许多肖像画都有一种凝重感,但与波特没有释放出来的东西相比,《榆树下》折射出来的这种凝重感可能要少得多。在波特心目中,宜人的环境似乎通常是他诠释色彩的一个载体而已。作为善用色彩的画家,波特取得了一些超越绘画主题的成就。绘画本身——比方说,《宁静的早晨》远景中的岛屿,只用椭圆笔法几笔勾勒,便给人一种飘浮在丁香灰原野上的感觉——演变成一种情感,而我们的反应也演变成不仅是观赏而且是发现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