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随笔集〕【美】约翰·厄普代克
▷鸣谢
“一幅市井画”“小小的闪电”“苹果的分量”“书房”“前行”“高估的案例”和“圣桑之手”均首次发表于美国版《现实》。“美国的孩子”和“蓝色长方形”本是美国版《现实》1981年春停刊前不久为该刊撰写,但最后发表于《艺术与古董》。“窗口强烈的阳光”“艺术值这个价吗?”“缺憾”“被大肆炒作的黑尔佳”和“无奈的蝴蝶”是我为各画展撰写的评论,均发表于《新共和》。“维米尔的一幅室外画”首次发表于《旅行与休闲》;“俏皮的莫奈”首次发表于《名利场》;“菲尔德靓丽的乡里乡亲”和“现代艺术博物馆感怀”首次发表于《艺术与古董》;“抑郁缠身的艺术家”首次发表于《纽约客》;“一幅让我挂怀的作品”作为“时代博物馆的一百幅作品”首篇,被翻译成德文,首次发表于德国《时代杂志》。“画中的孩子”是为《纽约时报》图书评论专栏撰写的苏珊·E. 迈耶《童书插画大师专辑》书评。“作家与画家”是为卡特勒恩·G. 耶特主编的《双重天赋:作为视觉艺术家的作家》撰写的导言。发表在《现实》中的几篇随笔,以及“维米尔的一幅室外画”和“窗口强烈的阳光”,曾于1985年以《印象》为题由洛杉矶西尔维斯特与奥法诺斯出版社结集限量出版。在获取复印许可过程中,承蒙陶拉·波雷加拉特斯、凯西·楚克尔曼、爱德华·道格拉斯等大力协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卡尔·H. 克莱因慷慨相助,提供其舅父拉尔夫·巴顿的有关信息。
伊普斯特吉的作品还映射了层层剥落人体的剥皮式解剖——恐怖而又带有启发意义的绘画和雕塑模型,法国的艺术作品中最可爱、最出色的那种。在《小剥皮》和《现代生活的滑稽场景》(均创作于1976年)中,这种映射是直接的,但在通常情况下,就像《推门的男子》的背部和脚部一样,解剖学细节都呈现被剥了皮、血肉不完整的表象。在思考表象的多样性时,外皮,不论是有还是无,一直是伊普斯特吉反复思考的东西:“我们都有两张脸:一张存在于空气中,一张存在于血液中。而存在于血液中的脸则隐藏在另一张脸的背后,隐藏在皮肤的下面。”他的雕塑作品诠释了形形色色的皮肤,从《玫瑰》(1954)和《蟹与鸟》(1958)等早期打破“布兰库希之蛋”式的半抽象作品中的大理石光泽与《出生》(1968)和《浴女》(1966)等作品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高度抛光,到断裂、腐蚀、木纹布料、团粒黏土、贾科梅蒂式堆积点滴,以及挤压后凸凹不平的石蜡等结构。他的组装作品《米斯特拉演讲》(1964—1966)似乎是一堆风化的岩石。《罗杰与死人》(1961)将贝壳、钉子和易拉罐埋入墓穴地板中;其里程碑作品《埃巴达内之前的亚历山大》(1965)先是用轻质聚苯乙烯雕刻,然后似乎用脱蜡技术铸造,进而取得巧妙的渗水粗糙度。
图1 伊普斯特吉《小剥皮》,1976 铜,25¼×11¾×13½" 巴黎,克洛德·贝尔纳美术馆
图2 伊普斯特吉《玫瑰》,1956 大理石,37×46×46" 巴黎,克洛德·贝尔纳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