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利​

▷尼罗河上的忧思——代序:shimo.im/docs/e1AzdOYyBdid2ZqW

「导言」

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约公元前425年)造访埃及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当今的埃及作为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大国、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困扰着中东地区,埃及在中东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讨解决方案时,不仅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同埃及频繁磋商,美国和以色列方面也需不时地听取埃及方面的意见。显然,这样一个国家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

关注

罗塞塔石碑的内容是公元前196年埃及祭司为托勒密五世(PtolemyV,公元前204—前181年在位)刻写的颂词公告。公元前204年,托勒密五世继位后,曾对埃及祭司广施恩典,包括修葺神庙、赠与谷物、减轻神庙赋税等。出于对国王的感恩戴德,公元前196年,埃及境内的祭司们云集圣城孟斐斯,决定在全国各地神庙竖立托勒密五世的雕像以示纪念,并把国王出生和即位的日子定为节日。
罗塞塔石碑内容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历史意义。铭文的最后一段话说,祭司们想将此消息晓喻天下,决定把他们的决议原文用埃及语和希腊语两种语言、三种文字,即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字发布出来。这段话非常关键,学者们极为兴奋,他们知道,罗塞塔石碑是一种官方文告,它刻写的三种文字对照的碑文,目的是让各族人群都能看得懂。碑文证实了学者

图注 罗塞塔石碑

的猜想:用埃及文和希腊文刻写的内容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是这样,凭借当时欧洲学者熟练掌握的希腊文知识,对此进行准确无误的翻译,就有可能探明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和世俗体文字,重新展现埃及所有被遗忘的历史,了解这个一度强大的东方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思想。
《埃及信使报》曾经说过,罗塞塔石碑上可以找到通往这个过去的王国的钥匙,通过它有可能“用埃及人之口来说明埃及”。在正确地译出那段希腊文以后,再设法找到希腊文字与那些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之间的关系,这应该是并不十分困难的。罗塞塔石碑恰好为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学者们喜出望外,跃跃欲试。罗塞塔石碑的发现鼓舞着他们去作出新的努力,从而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的面纱。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