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利​

▷尼罗河上的忧思——代序:shimo.im/docs/e1AzdOYyBdid2ZqW

「导言」

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约公元前425年)造访埃及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当今的埃及作为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大国、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困扰着中东地区,埃及在中东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讨解决方案时,不仅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同埃及频繁磋商,美国和以色列方面也需不时地听取埃及方面的意见。显然,这样一个国家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

关注

伊斯梅尔帕夏奢侈豪华,好大喜功。1869年11月,全长166公里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为了显示自己的豪华,抬高自己一国之君的地位,伊斯梅尔帕夏邀请各国元首前来埃及参加苏伊士运河通航庆祝仪式,花费了140万埃镑。
伊斯梅尔帕夏的改革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改革后的埃及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使埃及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似乎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一夜之间就赶上了欧洲国家的发展步伐。然而,这一切仅黄粱一梦而已,很快就破灭了。伊斯梅尔帕夏的改革有其致命的弱点:改革完全脱离埃及国内实力,企图通过接受西方贷款,大举外债,来实现埃及的欧化。这恰好为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地侵入埃及敞开了大门,最终导致埃及财政破产,国家主权丧失。
由于赛义德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巨债已经成为埃及沉重的负担,伊斯梅尔帕夏即位初期在财政问题上比较谨慎,他曾表示要“建立财政制度和厉行节约”,但是伊斯梅尔帕夏不切实际地企图通过欧化改革,实施振兴埃及的计划,使他很快就背弃了自己的诺言。随着改革措施接二连三地出台,一项一项工程陆续上马,加上宫廷生活的奢靡,对外战争,等等,使得国家预算日益膨胀。伊斯梅尔政府根本无力应付各项庞大的开支,国家财政愈来愈困难。于是,伊斯梅尔帕夏不顾国家安危,大举内债和外债,内债大多是强制性的,如期不还,使埃及人民深受其苦。外债利息高昂,条件苛刻。埃及政府每年必须拿出国库的大部分收入去偿还利息,财政日益恶化。1864年,伊斯梅尔帕夏以下埃及3个省的土地税为抵押,借进第一笔外债570万埃镑。从此开始,埃及在债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埃及政府先通过发行公债借进短期贷款,然后再以政府收入或王室田产作抵押,举借长期贷款,来还清短期贷款,接着再发行公债,借进短期贷款,循环往复,终于使埃及债台高筑,无力偿还。
埃及财政陷入困境,挥霍浪费的伊斯梅尔帕夏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根本原因在于英法等列强的扩张和渗透。英法等列强都是出于剥削和掠夺之目的才向埃及提供贷款的,绝不是为了帮助埃及发展经济,走上欧化的道路。英法等国发放的贷款利息极高,还附有控制性的条件。不仅如此,英法等国还通过提供贷款和认购公债的手段,攫取了种种经济特权,为他们进行直接投资、开辟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伊斯梅尔政府从这些国家获取贷款后,便授予他们建筑工程的承包权,而外国承包国则乘机大肆向埃及政府勒索,获利甚多。例如,埃及政府为铺设铁路付给外国公司32500万法郎,而实际费用只有7500万法郎。英法等列强通过这种间接投资,逐渐控制了埃及的财政大权,使之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伊斯梅尔政府别无他途,只好进一步走向出卖国家主权和继续借款的道路。因此,正如西方学者所言:“伊斯梅尔是导致欧洲经济控制埃及的祸首。”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