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利​

▷尼罗河上的忧思——代序:shimo.im/docs/e1AzdOYyBdid2ZqW

「导言」

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约公元前425年)造访埃及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当今的埃及作为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大国、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困扰着中东地区,埃及在中东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讨解决方案时,不仅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同埃及频繁磋商,美国和以色列方面也需不时地听取埃及方面的意见。显然,这样一个国家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

关注

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获得了民族的独立,使埃及彻底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埃及发展成为颇具国际影响的主权国家。尤其是苏伊士战争结束后,纳赛尔政权在国际社会中声威大震,纳赛尔不仅被视作埃及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而且俨然成为全体阿拉伯人的政治领袖。纳赛尔恰合时宜地抛出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纳赛尔认为阿拉伯各国人民同属于一个民族,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阿拉伯民族因受殖民主义的统治而四分五裂。他深信在其召唤下,阿拉伯国家能走向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重现昔日阿拉伯帝国的雄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纳赛尔的指导下,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风靡一时。1956年埃及宪法明确宣布“埃及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当然,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对于阿拉伯各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反帝斗争的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纳赛尔在这方面的功绩不容抹杀。
但是,纳赛尔不承认阿拉伯各国人民是一个多元的分裂的民族,不承认阿拉伯国家因长期分裂而形成的巨大差异。在实践中,埃及又以“老大”自居,不尊重别国人民,夸大埃及在阿拉伯国家反帝斗争中的作用,称埃及为阿拉伯斗争的“先锋”和阿拉伯统一的“核心”,把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比喻为“头颅和躯干”的关系,妄图称霸于阿拉伯世界。其结果导致结为盟友的阿拉伯国家反目为仇,埃及与叙利亚的统一与分裂就是最好的例证。叙利亚自1946年独立以后,国内政局动荡不稳,军事政变不断发生,内阁更迭层出不穷。1956年,叙利亚成立国民联合政府,奉行中立的不结盟政策。叙利亚拒绝参加英国操纵下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同时反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中东政策。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叙利亚民族主义政府视为眼中钉,阴谋推翻叙利亚的国民联合政府,同时拟订武装入侵计划。
叙利亚各政党在如何摆脱困境上意见分歧。复兴党坚持仿效埃及,建立“民主、合作的社会主义”社会,主张与埃及组成统一的联邦国家。1956年7月,叙利亚与埃及就组成联邦事宜进行磋商。1957年10月,埃及率领国民议会代表团到叙利亚进一步磋商组成联邦事宜,两国关系日益密切。纳赛尔虽然大肆鼓吹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统一,但是在对于埃及与叙利亚的统一问题上态度比较谨慎,因为他目睹叙利亚政局十分不稳定,两国统一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缺乏坚实的基础,因此纳赛尔非常担忧,坚持不要匆忙行事,提议暂缓合并。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