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而活:人文主义700年的追寻》【英】莎拉·贝克韦尔​

▷序言:shimo.im/docs/0l3NMO7DewTXrvAR

大约2500年前,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用一句妙语道出了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路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也许听起来有些傲慢,但我们不应将其曲解为全宇宙都必须迎合人类的想法,更不能将其理解为人类被加冕为其他生命形态的统治者。我们可以这么解读这句话,即作为人类,我们以一种被人类塑造过的方式体验着我们的真实存在。我们知道并且关心和人类有关的事情。由于这一切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还是严肃对待吧。
诚然,所有事物在此定义之下都被染上了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不过,其他的定义待选项则更加泛化。一如小说家E. M. 福斯特(E. M. Forster)——一个深度关注“人类”的作家,而且他也是人文主义机构的铁杆成员——曾经这么回答人文主义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为了更好地赋予人文主义荣光,我们可以列一张清单,举出那些我们所享受的或者觉得有趣的事物,以及那些帮助过他人的人,还有那些被爱、被帮助的人。这张清单可能并不会太激动人心,它也没有教条式的深沉和惩罚式的庄严。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地把它朗读出来,因为人类的感恩之情和人类的希望会由此发声。

——「序言」

关注

弗拉维奥·比昂多在其《意大利名胜》里运用了这个比喻,来描述他对历史学家工作的看法。他写道,如果我不能像拯救整艘船一样重建整个历史事件,也请不要抱怨我。相反,请感谢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的部分重建——“我从如此巨大的船骸中将一些木板拖曳上岸,这些木板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几乎已经不能被发现。”
人文主义者中的书籍猎人和废墟猎人都喜欢这样的比喻。当他们不谈论残骸、光明或者黑暗时,他们把自己的工作描写为从地牢中解救囚犯。波吉奥曾写道,他在圣加尔修道院发现的昆体良手抄本就像一个囚犯,满脸肮脏的胡须,头发黏结,坐在一座高塔脚下的污秽黑暗牢房之中。“他看上去像是伸出了双手,祈求罗马人民的忠诚,要求把他从不正义的判决中拯救出来。”(事实上,波吉奥不得不把那份手抄本留在那里,这有些破坏氛围。但是,他确实抄录了一份复本,因此在最重要的意义上解救了昆体良。)波吉奥在罗马的朋友钦奇奥(Cinzio),又叫钦奇乌斯(Cincius),他利用想象力,让那些他们发现的书说出雄辩的话语:“你们这些热爱拉丁语的人啊,请不要让我被这种可怕的忽视完全摧毁。请把我救出这监狱,它太昏暗了,让人连书里的光芒都看不见了。”
光明和黑暗的游戏就这样继续着。书商兼传记作家韦斯帕夏诺把无知者生存于其中的“大黑暗”(great darkness)跟由作家们带来的教化和光明进行了比较。他回应了当年彼特拉克曾经对薄伽丘说过的话,他补充道:“无知在某些时候确实可以被看成神圣的,但作为一种德行,它被高估了。”他指出,有时无知甚至会成为尘世罪恶的根源。
作家和收藏家们对古人进行了人道主义抢救,把他们从深渊中拯救出来,从地牢中解放出来。同时,古人也对这种努力投桃报李,为现代世界提供了一种重生的道德之光。在发现了昆体良手抄本以及其他著作之后,威尼斯学者弗朗切斯科·巴巴罗(Francesco Barbaro)写信给波吉奥,提到他听到“有如此多的精力被贡献给属于全人类的善,有如此多的好处将会永存”时非常兴奋——因为“为了适应美好幸福生活和得体言论而进行的文化和心灵训练”不仅可以给个人带来巨大的优势,对城市、国家和全世界来说也一样。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