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玛丽亚·康妮科娃​

他们是犯罪界的贵族。

——戴维·莫勒(David Maurer)

▷引言:shimo.im/docs/47kgMddYnKIggb3V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戴维·莫勒开始发前人未发之覆,对诈骗犯的世界展开深入研究。他简单地把他们称为“犯罪界的贵族”。硬性犯罪——简单粗暴的偷窃、入室盗窃、暴力犯罪和威胁恐吓——这些都与欺诈高手们无关。欺诈游戏是依赖软性技巧的活动,靠的是信任、同情与口才。真正的欺诈高手从不强迫他人做任何事,却会让人成为自掘坟墓的同谋。他们不偷不抢,我们却自愿献出财物。他们不用威胁任何人,我们却编出故事来自己骗自己。我们相信,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相信,而不是因为他人强迫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甘愿任他们予取予求,双手奉上金钱、荣誉、信任、名声、地位和支持,而丝毫意识不到事情的真相,直到一切已经太晚才追悔莫及。我们迫切需要信仰,我们渴望接受能为我们的世界提供解释的事物。这种需求与渴望无处不在,强烈无比。只要稍加指引,我们就会愿意相信任何事,信任任何人。无论是对阴谋论、超自然事件还是对巫师灵媒,我们轻信的程度似乎是没有底线的。

——「引言」

关注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从合法营生发展到行骗,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先天条件,即由精神变态、自恋和马基雅弗利主义等特质所决定的潜在犯罪倾向;其次是机遇;第三是一个貌似合理的原因。举例来说,在公司欺诈案中,极少有人会平白无故地实施诈骗。一项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犯罪者并非单纯想去跨越法律的边界(犯罪倾向),他们会察觉到有竞争性的销售环境(机遇),并决定做些什么让自己脱颖而出(理由)——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试图偷工减料抄近路,并把这种举动合理化、必要化的企业文化与氛围。
犯罪倾向与机遇同时出现时,骗子就诞生了。据一些消息人士透露,这就是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现在已经恶名昭著的对冲基金SAC资本顾问公司内长期充满内幕交易——金融人士变成骗子——的原因之一。“你会觉得那并不太坏,因为他人都试图分一杯羹。”一名熟悉这家基金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说,“我觉得不太可能案发,不然的话现在早就该有人被抓走了。”对于SAC公司,他说:“公司高层从未有人用小孩子都能明白的语言说过这样的话:‘别去犯法。别去骗,别去偷——我们不能这样做。’”“有传闻说,一名应聘者曾在其上一家公司进行内幕交易,但他还是被雇用了,尽管公司的合规官对此表示反对。结果被录用后没过几周,他就开始进行内幕交易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