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丽莎·德布鲁因(Lisa DeBruine)让参与者进行一个信任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你要猜测你的伙伴将如何行动,并以此为依据决定你的行动。(这类游戏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如果所有囚徒都闭口不言,那么每人都会获益;但如果他人坦白而你没有,那么你将损失最大。)但在这个游戏里,“伙伴”其实并不存在。被参与者认为是“伙伴”的其实是一张照片。有的照片经过细微的调整,会变得更接近参与者自己,而有的则故意调整得差别更大。结果,照片越像本人,参与者就觉得这个“伙伴”越可靠。看看那张脸,让人怎么能不相信、不尊敬他呢?就连更肤浅的相同点,比如同一天生日(甚至同一个月)或者相同的名字,都会让人更喜欢对方,并更愿意帮助和听从对方。
但是,相似度与熟悉度其实都是可以造假的。骗子们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而且装得越多,就能获得越多的真实信息。装成和他人相似的人实在太容易了。当我们喜欢他人或者感到亲近时,就会去模仿对方的行为、表情与姿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变色龙效应”。这种效应其实是双方面的。当我们模仿他人时,他们也会感觉与我们更亲近、更相似。此外,我们也可以假装喜欢或讨厌某样东西。我们每天都在布下小小的骗局,而我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过,有时我们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附和他人的话语或者兴趣,假装与对方喜欢同样的运动队或者讨厌同样的品牌。这些好恶可以轻松伪装,尤其是暂时的——这正是一个骗术高手需要的技巧。
“要诚心诚意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其文章中谈到如何赢得朋友、影响他人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这无意中成了骗子的教科书。如果遇到了麻烦怎么办?“从他人利益出发来沟通。”如果有人顺口提到了什么事,一定要抓住机会,从各种角度进行附和。如果你正确地读出了某项特点——比如从某人的深色皮肤看出他来自佛罗里达,就一定要抓住这个话题。熟练掌握了这个技巧,你就能更受欢迎,也显得更有魅力,对方也会对你卸下心防。你会立刻获得对方的全部兴趣与信任,这会让料敌机先变得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