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下半叶,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在其著作《真实的思想,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中指出,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经验:命题性方式与叙述性方式。命题性方式是指通过逻辑思考得出的经验。叙述性方式则像讲故事那样,更加具体和形象。这种方式对个人来说十分具有说服力。它是充满感情的,也是非常强大的。
布鲁纳指出,实际上,叙述性方式远比逻辑性、系统性的命题性方式应用得更为广泛。它是神话与历史的根源,也是习俗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布鲁纳于1984年夏天在多伦多举行的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波普尔指出,可证伪性是科学方法的根基。但可信度才是好故事的标志。”即便在科学领域,也一直在产生故事。没有任何科学方法是可以不靠讲故事而产生重大影响的。
因为故事能说服人,能让人产生信赖,也就能吸引投资。比起阐述科研项目精髓的提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容易获得关注。经济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曾对布鲁纳透露:“如果一个经济理论在应用中遇到了困难,我们就会开始讲故事。比如日本的进口贸易或者苏黎世银行的效率有多么低下。”如果一个事实只是看上去可信,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测试。但如果一个故事听上去没什么问题,我们往往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