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古代宗教与恶魔族群一道,被流放到世界的边境。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边境与人类世界之间有一条极为明确的界线。希腊人的地狱位于苍茫大海的彼岸,罗马人的地狱位于意大利半岛的库迈附近的阿佛那斯湖湖底,湖中源源不断地喷出硫黄。埃及人、亚述人和以色列人都具有符合各自民族性的地狱概念。共通的地狱信仰在古代闪米特族生活的世界广泛传播,地狱是恶魔、怪物与假先知经受永恒惩罚的场所,以《以诺书》为代表的众多《旧约》伪经与启示录文学使得这一信仰在犹太教传统中扎根。
不过,在基督教传统中,地狱的概念要更加复杂精巧,这是因为作为圣子的基督揭示了双重的否定性:基督不单单要把人类从尘世的生命中解放出来,更要以一己之肉身的陨灭换取恶魔王国的灭亡。恶魔因为将荣耀之王基督钉在十字架上而受罚。这种处罚也有为“赎罪”而设的意味,如果恶魔从一开始就表示臣服,基督则无法为人类赎罪。据《希伯来书》所载,基督之所以成为血肉之躯,是因为他“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基督教从恶魔与死亡的同一化出发,发展出独特的信仰教条。为了拯救落入地狱的义人,基督在死后下降到冥府——这一重要的教义命题并不见诸正典,而是出自被视为伪经的《尼哥底母福音》,在尼西亚公会议后被确立为正统教义。从严格意义上讲,冥府(limbus)并不是地狱,而是在《旧约》时代,即基督降世前死去的义人和未受洗礼辄夭折的婴儿所在的地方。于是,基督教将地狱分成两部分,从而解决了救世主出现前后之历史间的矛盾,同时消解了地狱概念所包含的精练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