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节选自《小说旧闻钞》)」(鲁迅)
(天启《淮安府志》十六《人物志》二《近代文苑》)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数奇,竟以明经授县贰,未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放浪诗酒。卒。有文集存于家;丘少司徒汇而刻之。
(天启《淮安府志》十九《艺文志》一《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案:康熙《淮安府志》卷十一《文苑传》及卷十二《艺文志》所载吴承恩事迹及著作,并与天启《淮安府志》同。
(同治《山阳县志》十二《人物》二)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工书,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英敏博洽,为世所推,一时金石之文,多出其手。家贫无子,遗稿多散失;邑人邱正纲收拾残缺,分为四卷,刊布于世,太守陈文烛为之序,名曰《射阳存稿》。又《续稿》一卷,盖存其什一云。
案:同志(治)卷五《职官门》明太守条下云:黄国华,隆厌二年任;陈文烛,字玉叔,沔阳人,进士,隆庆初任;邵元哲,万历初任。
(同治《山阳县志》十八《艺文》)吴承恩《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案:《西游记》不著于录自此始,光绪《淮安府志》卷二十八《人物志》卷三十八《艺文志》所载,并与此同。
(《明诗综》四十八)吴承恩字汝忠,淮安山阳人,长兴县丞,有《射阳先生存稿》。汝忠论诗,谓近时学者徒欲谢朝华之已披,而不知漱六艺之芳润,纵诗溢缥囊,难矣。故其所作,习气悉除,一时殆鲜其匹。《杨柳青》云: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道几长亭。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石亭记事续编·书西游记后》)《潜研堂集·跋西游记》云:《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其弟子李志常所述,于西域道里风俗,颇足资考证,而世鲜传本,予始于《道藏》钞得之。小说《西游演义》乃明人所作,萧山毛大可据《辍耕录》以为出邱处机之手,真郢书燕说矣。晏案钱氏谓明人作,甚是。记中如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皆明代官制。邱真人乃元初人,安得有此官,其为明人作无疑也。及考吾郡康熙初旧志《艺文书目》,吴承恩下有《西游记》一种。承恩字汝忠,吾乡人,明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旧志《文苑传》称承恩性慧而多敏,博极群书,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西游记》即其一也。今记中多吾乡方言,足征其为淮人作。《西游》虽虞初之流,然脍炙人口,其推衍五行,颇契道家之旨,故特表而出之,以见吾乡之小说家,尚有明金丹奥旨者,岂第秋夫之针鬼,瞽仙之精算哉?且使别于真人之记,各自为书,钱氏之说,得此证而益明矣。
案:《西游记》中多明代官制,故非邱长春作,纪昀已于《如是我闻》卷三假客问乩仙语以发之矣。其说云:吴云岩家扶乩,其仙亦云邱长春。一客问曰:《西游记》果仙师所作,以演金丹奥旨乎?批曰:然。又问:仙师书作于元初,其中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皆同明制,何也?乩忽不动,再问之不复答,知己词穷而遁矣。然则《西游记》为明人依托无疑也。
(《冷庐杂识》四)《西游记》推衍五行之旨,视他演义书为胜。相传出元邱真人处机之手;山阳丁俭卿舍人晏据淮安府康熙初旧志《艺文书目》,谓是其乡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吴承恩所作;且谓记中所述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锦衣卫、兵马司、司礼监,皆明代官制;又多淮郡方言,此足以正俗传之讹。(邱氏自有《西游记》,见《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