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鲁迅解读《西游记》​】

《西游记》,世人多以为是元朝的道士邱长春做的,其实不然。邱长春自己另有《西游记》三卷,是纪行,今尚存《道藏》中:惟因书名一样,人们遂误以为是一种。加以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序》冠其首,人更信这《西游记》是邱长春所做的了。——实则做这《西游记》者,乃是江苏山阳人吴承恩。此见于明时所修的《淮安府志》;但到清代修志却又把这记载删去了。《西游记》现在所见的,是一百回,先叙孙悟空成道,次叙唐僧取经的由来,后经八十一难,终于回到东土。这部小说,也不是吴承恩所创作,因为《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在前边已经提及过——已说过猴行者,深河神,及诸异境。元朝的杂剧也有用唐三藏西天取经做材料的著作。此外明时也别有一种简短的《西游记传》——由此可知玄奘西天取经一事,自唐末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单的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们汇集起来,以成大部的《西游记》。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而且叫人看了,无所容心,不像《三国演义》,见刘胜则喜,见曹胜则恨;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赏鉴了——这也是他的本领。至于说到这书的宗旨,则有人说是劝学;有人说是谈禅;有人说是讲道;议论很纷纷。但据我看来,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只因为他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所以释迦、老君、观音、真性、元神之类,无所不有,使无论什么教徒,皆可随宜附会而已。如果我们一定要问它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所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后来有《后西游记》及《续西游记》等,都脱不了前书窠臼。至董说的《西游补》,则成了讽刺小说,与这类没有大关系了。

——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西游证道书》(节录)(清)西陵残梦道人汪澹漪笺评

第一回批语:

澹漪子曰:《西游记》一书,仙佛同源之书也。何以知之?曰即以其书知之。彼一百回中,自取经以至正果,首尾皆佛家之事,而其间心猿意马,木母金公,婴儿姹女,夹脊双关等类,又无一非玄门妙谛,岂非仙佛合一者乎?大抵老释原无二道,世尊曾言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而紫阳真人亦言,如能忘机息虑,即与二乘坐禅相同。是言仙不能离佛,言佛不能离仙也。今观书中开卷即言心猿求仙学道,而所拜之仙,乃名须菩提祖师。按,须菩提为如来大弟子,神仙中初无此名号,即此可见仙即是佛,业已显然明白。而仙佛之道,又总不离乎一心,此心果能了悟,则万法归一,亦万法皆空,故未有悟能、悟净,而先有悟空,所谓成佛作祖,皆在乎此。此全部《西游》之大旨也。世人未能参透此旨,请勿浪读《西游》。
又曰:自有天地,便有阴阳五行,此阴阳五行,不但诸人离他不得,即仙佛亦离他不得。然阴阳本无形象,总寄于五行之中。五行有内有外:在外者,凡天地间一切耳闻目见之属皆是;在内者,不可见,不可闻,各藏于人之身中,在各人自修自炼,道家所谓攒族五行,又云颠倒五行。金丹大旨,其妙处止可心悟,而不可言传。然人心妄念纷纷,何从收摄,所以篇中特揭出云:五行山下定心猿。以见心不可定,仍须以五行定之。盖心犹火也,不丽于木,则丽于空,火无一刻而不燃,而猿又世间跳跃好动之物,故以为人心之比。按,此书中师徒四众,并马而五,已明明列为五项矣。若以五项配五行,则心猿主心,行者自应属火无疑。而传中屡以木母、金公,分指能、净,则八戒应属木,沙僧应属金矣。独三藏、龙马,未有专属,而五行中偏少水、土二位,宁免缺陷?愚谓土为万物之母,三藏既称师父,居四众之中央,理应属土;龙马生于海,起于涧,理应属水。如是庶五行和合,不致偏枯乎?若夫心猿应为火,而传中或又指为金,(如三十八回金木参玄,四十七回金木垂慈,八十六回金公施法,是也。)沙僧本配金,而传中或又指为土,(如八十八回心猿木土授门人,八十九回金木土计闹豹头山,是也。)似属矛盾。然五行原大段剖析不得,分之则五,合之则一,且一行中亦自具有五行,如土本生金。而土中何尝无木,何尝无水,无火,推此以论,莫不皆然。由此言之,行者何必不配金,沙僧何必不配土,况此书乃证道借喻,数人姓名原属乌有子虚,是何人真见唐僧取经,实实有八戒挑担,沙僧牵马乎?若必如此看《西游记》,又何异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向痴人前说梦乎?此一部大头脑,聊向第一回拈出发明之。

关注

第二十二回批语:

流沙河畔,收却悟净,则四象和合矣,五行攒聚矣,此一部《西游》之小团圆也。到后来五圣成真,方是大团圆。然设无此廿二回之小团圆,顾安得有一百回之大团圆乎?按,此四众之来,或前或后,初若无意凑合,而其中实有铁板次序,井然不容紊乱。何以言之,取经以三藏为主,则三藏为中意之土无疑矣;土非火不生,故出门即首收心猿,是为南神之火;火无水不能既济,故次收意马,是为北精之水;水旺则能生木,故次收八戒,是为东魂之木;木旺必须金制,故又次收沙僧,是为西魄之金。合而言之,南火北水,东木西金,总以卫此中土,正与水、火、木、金、土之定位相配,此作者一片苦心,千古未经拈出。若非半非居士与余两人今日冷眼觑破,岂不被李卓吾、叶仲子辈瞒杀乎?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