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
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图注: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
最后一层境界的读者恰好是所谓的“好读者”的反面,他们很自我,是他们自己,可以完全自由地阅读,他们既不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教育,也不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轻松快乐的消遣。书本于他们而言和这世上大多数物件一样,只是一个出发点和契机,因此,在他们看来,读什么根本不重要。他们阅读一位哲人的作品,不是为了信仰他,接受他的教诲,也不是为了抵制他、批判他,他们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被指导、被教育,因为这类读者完全可以指引自己,只要他自己愿意,就可以完全变成孩子,与万物嬉戏。从某种角度来说,与万物嬉戏也是最有效、最投入的方式,如果这类读者在书中找到了一句美丽的格言,一种智慧,一个真理,他们也不会盲从。他们早已知晓,一个真理的反面也有可能是真理。他们早已知晓每一种精神立场都是一个极,而它的反极也可能同样美好,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一位赤子,他珍视这份联想,同时也明白还存在其他联想。我们中的任何一位只要达到这第三层境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任何东西,可以是一本小说,也可以是一本语法、一份交通图,甚至是印刷厂的字体测试。在这阅读的时光里,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也达到了顶峰。我们不只是在读眼前的书页,还畅游在灵感的激流中。而这些意境、激情与印象正是文学带来的,也许来自文本内容,也许来自字词的形态,甚至报纸上的广告,都可以是一种启示。那些平平无奇的语句,当你像玩马赛克一样拼接和重构它们的时候,同样可以带来幸福与被肯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