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本书的结构安排为:首先以墨家的中心思想,即从尚贤到非命的十项主张(十论)开篇,随后摘录《非儒下》篇、《经上》篇、《经说上》篇、《公孟》篇、《公输》篇、《号令》篇。
二、每部分先列出译文,其次是原文和注释,最后是解说。十论以外的篇目不注释。

关注

儒家的尚贤论,并不关心尚贤政策如何运作而产生实效。说得极端些,仿佛只要有了贤人就能够万事大吉,倾向于把一切都寄托于贤人抽象的品德。
与之相比,墨家的尚贤论则是强化国家统治的政策,更有具体性,其中甚至体现出和变法思想的相通之处。
尽管如此,在把国家社会的运行寄托于个人的贤德才智这一点上,墨子也并未有所突破。墨家和儒家受到道家和法家批评——“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第三章),“举士而求贤智,为政而期适民,皆乱之端,未可与为治”(《韩非子·显学》篇)。儒墨均被看作是落后于时代的旧思想,其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