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本书的结构安排为:首先以墨家的中心思想,即从尚贤到非命的十项主张(十论)开篇,随后摘录《非儒下》篇、《经上》篇、《经说上》篇、《公孟》篇、《公输》篇、《号令》篇。
二、每部分先列出译文,其次是原文和注释,最后是解说。十论以外的篇目不注释。

关注

墨家细致地描写了这种对外战争的惨状,认为这正是“亏人自利”的极致,应当停止。
在这里,墨家又指出,对外战争是违背天帝意志的行为,将非攻论的依据归结到上天的意志。《非攻下》篇说“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刺杀天民”,认为所有的人民和城市都是上天的所有物,受天管辖。而这种思考也体现在“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鲁问》篇),“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法仪》篇),以及“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尚同中》篇)等,是墨家一贯的主张。
也就是说,墨家认为,是天帝而非人类建立了天下的城市,并让人民居住于此。天帝进一步任命了负责保护人民的天子,夏、商、周三代的圣王都忠实地执行天的意志,分封天下的诸侯,并设置了保障他们的天下秩序,也就是分封制度。所以,某些特定的大国不断消灭、吞并当初分封的“万有余”的诸侯国(《非攻下》篇),恰恰是违背天帝和历代圣王意志的行为。据此可以知道,墨家倡导非攻的真实意图,在于消除侵略战争引起的悲惨灾难,以及维持分封制度,确保世界的恒久和平。
《非攻上》篇强调战争是最大的犯罪,是一种直线型的逻辑。与此不同,《非攻中》篇和《非攻下》篇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将“饰攻战者”“好攻伐之君”作为论辩的对手,试图从各种角度说明,对外战争是一项不合算的事业。然而,侵略国国君已经通过战争,使领土扩大了几十倍,人口增加了几十倍,国家也实现了富强。对他们来说,这种利益诱导型的劝说,其说服力始终很弱。
“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非攻下》篇),墨家这种悲痛的呼号,最终没能使侵略战争从世界上消失。其后的人类正如“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吕氏春秋·荡兵》篇)所预言的那样,直到今天,仍然热衷于发动对外战争。尽管墨家明快的理论充满了对人类的大爱和智慧的光芒,我们却能感受到,它仍然无法对抗人类内心那神秘的黑暗,并最终被其吞噬。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