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本书的结构安排为:首先以墨家的中心思想,即从尚贤到非命的十项主张(十论)开篇,随后摘录《非儒下》篇、《经上》篇、《经说上》篇、《公孟》篇、《公输》篇、《号令》篇。
二、每部分先列出译文,其次是原文和注释,最后是解说。十论以外的篇目不注释。

关注

古代中国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宇宙究竟是毫无秩序的一片混沌,还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法则在运行?这种关心的原因在于,人类社会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被宇宙统摄着。如果宇宙本身是毫无法则的一片混沌,而其统摄下的人类社会却独自保有一定的秩序,这就显得很不合理。所以,要想让人类社会按照一定的秩序运行,其大前提就是,人们必须要确认,宇宙遵循一定的法则运行,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实体。这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亡生死的问题。
于是古代中国人努力寻找宇宙的规律性,而他们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在天上,北极星的位置恒定,它的周围众星环绕,星宿维持着不变的相对位置关系,行星在天空中描绘出复杂的运行轨迹,太阳的升降带来昼夜交替,月亮有盈亏变化,春夏秋冬(四时)依次推移,这些自然天象,都展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来。
而宇宙规律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音阶的规律性。乐器所发出的音阶,具备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而且音阶高低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
因此,天文和音律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法则,它们使人们确信,宇宙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实体。在周王朝,天文由执掌历法的史官管辖,音律则由执掌音乐的瞽官管辖。瞽指的是盲人乐师。而天文和音律,都被称为天道——宇宙的运行规律,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天文和音律的术语互相关联对应。而且,由于音乐承担了这样的职责,人们就要求音乐始终表达一种前定和谐的世界观。
音乐在古代中国的第二个意义是,它具有巫术的性质。正所谓“史以天占人”(《法言·五百》篇),史官用天道来占卜未来的祸福吉凶,而同样执掌天道的瞽官,也通过吹律、听声来占卜未来。如前所述,人们认为乐器发出的音律向人类传达了天界的法则,所以可以通过音阶预先做出判断,了解上天将要向人类施加怎样的祸福。于是,周天子大规模出兵之时,史官之首(大史)和瞽官之首(大师)等人,一定会同车随军,他们承担了占卜天道、预测胜负的职责。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