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究每一个行为的最深层的含义和原因的批评用在一个人身上很合适,但用于诠释一件艺术品则很危险。绝对而彻底的分析使得艺术走向虚无。因此,当芒福德先生在诠释梅尔维尔时——分析他的哲学、心理、宗教和性生活——他写得很好,但当他继续去诠释梅尔维尔的诗歌,就没有那么成功了。因为你在“诠释”一首诗时只能将它归结为譬喻——好比吃苹果是为了它的果核一样。就像古老的丘比特与赛姬的传说那样,有时候不要寻根问底会比较好。

——「评刘易斯·芒福德的《赫尔曼·梅尔维尔》」

关注

他的书以金边页面印刷,读者得多花三十先令,但内容却只不过是一团乱麻。很大一部分内容一连串的抨击,矛头指向对威尔斯先生称为“普世人权”的文件不是很感兴趣的那些人。其它的指责(比方说,对天主教会、国防部、海军和共产党)似乎没有来由,而是出于性情乖戾。但就该书的统一主题而言,它是那个如今为人所熟悉的理念:人类必须组建一个世界国度,否则就会灭亡。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除了在几本书里大谈其美妙之外,威尔斯先生从未提起过如何构建这个世界国度。也就是说,他从未劳神思考过世界真正的统治者是谁,他们为什么和怎么样能够获得权力,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让他们交出权力。在阐述“人权”时,他甚至没有提到这么一份文件将如何在俄国或中国传播。他将希特勒斥为疯子:这就将希特勒打发了。他没有认真地思考为什么数百万人愿意为一个疯子献出自己的生命,而这对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除了威胁说“智人必须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否则就会灭亡”之外,他一直重复着1900年的那些口号,似乎它们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比方说,在1944年的时候听到“世界如今是一家”是让人很惊讶的事情。你或许还会说世界如今是平的。关于当今世界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它根本不是一家,而且每一年都变得越来越不团结,无论是现实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

——「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42年至44年:世界革命危机中的人类行为当代回忆录》」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