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感是存在于自我之中的、指向内部的破坏性本能的一部分,它被用来对超我形成一种性欲的依恋。我们在谈论良心之前应该证明超我是存在的。至于罪恶感,我们必须承认它出现在超我之前,所以它也比良心出现得早。在那时它直接表现为对外部权威的恐惧,是对自我和那个外部权威之间紧张状态的一种识别。它是“对权威之爱的需要”与“对本能满足的渴望(若被抑制则会引起攻击倾向)”之间冲突的直接衍生物。罪恶感一方面来自对外部权威的恐惧,另一方面来自对内部权威的恐惧,这两个层次的罪恶感叠加在一起,在很多方面阻碍了我们洞察良心的地位。懊悔是一个表示自我对罪恶感所做反应的普通术语。在罪恶感背后发挥作用的是焦虑,而懊悔几乎以不变的形式包含着焦虑的感觉材料。懊悔本身就是一种惩罚,可能还包括了对惩罚的需要。因此,懊悔也可能比良心出现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