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人们常常使用错误的衡量标准——人们追求权力、成功和财富,也羡慕别人拥有这些,却低估了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在对这种情况做出概括性的判断时,我们很可能面临一种危险:忘了人类世界和人的心理世界是五彩斑斓的。有一小部分人,让他们同时代的人钦佩不已——尽管他们的特质和成就与大多数人的目标和理想大相径庭,但他们的伟大也正在于此。人们无疑容易认为大部分人全然不会关心这些伟人,毕竟只有少数人欣赏他们。不过,由于人与人之间思想和行为存在差异,人们的“愿望冲动(wishful impulses)”也千差万别,所以事情也许并非那么简单。

关注

罪恶感是存在于自我之中的、指向内部的破坏性本能的一部分,它被用来对超我形成一种性欲的依恋。我们在谈论良心之前应该证明超我是存在的。至于罪恶感,我们必须承认它出现在超我之前,所以它也比良心出现得早。在那时它直接表现为对外部权威的恐惧,是对自我和那个外部权威之间紧张状态的一种识别。它是“对权威之爱的需要”与“对本能满足的渴望(若被抑制则会引起攻击倾向)”之间冲突的直接衍生物。罪恶感一方面来自对外部权威的恐惧,另一方面来自对内部权威的恐惧,这两个层次的罪恶感叠加在一起,在很多方面阻碍了我们洞察良心的地位。懊悔是一个表示自我对罪恶感所做反应的普通术语。在罪恶感背后发挥作用的是焦虑,而懊悔几乎以不变的形式包含着焦虑的感觉材料。懊悔本身就是一种惩罚,可能还包括了对惩罚的需要。因此,懊悔也可能比良心出现得更早。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