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https://shimo.im/docs/5rk9KYpdalsddW3x/
即使最激进的解构主义者也会接受这个看法:存在着绝然不能认可的诠释。这也就意味着被诠释文本对诠释者强行规定了一些限制。诠释的极限同文本拥有的权利(而文本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文本作者的权利)一致。
甚至在自空文本中(参见《小世界》一章),我们仍然有着衍义对象,它们毫无疑问地言明自身的不可能性。让我们实事求是一些:没有比生成没有意义的文本更意味深长的东西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被诠释,那么诠释者必须在某个地方、运用相关的方式找到它。
——「前言」
在分析虚构作品时,必须时常基于我们对实在世界的知识来决定我们在哪层意义上评判想象世界中的个体和事件(浪漫传奇和小说的不同,现实主义和幻想作品的不同,托尔斯泰笔下的拿破仑同历史上的拿破仑是否相同等等)。
由于在故事的每一种状态中事物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展,阅读的实用主义建立在我们在叙述的脱节处进行预测的能力之上。犯罪小说就是最为极致的例子,作者希望在读者当中引发错误的预测以达到令他们困惑的目的。
我们同样对验证有关于虚构作品的真实陈述感兴趣。说在由柯南·道尔设计的世界里福尔摩斯是位单身汉,这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小游戏而令人感兴趣:当一个人在质疑诸如所谓解构主义或自由误读的不负责任的案例时,它可能会变得至关重要。一个虚构的文本有它自身的本体,必须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