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还是感到挺虚无的,听老妈讲以前爷爷怎么风光,做勘测绘图人员坐直升机,而我只印象最深的是他烟酒不停。讲外公怎么当厂长,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最后卧床口齿不清不能行走的十多年。奶奶家的院子是当时靠近街上的一套好房子,然后现在成了脏乱挤连拆迁都棘手的地方,店面临街临水也被拆了。也就过了不到50年而已。而我甚至找不到任何足以证明当年事迹的东西。好笑的是保存下来时间最久的居然我爸大学时给别人写的信。甚至存的钱放银行也贬值得一塌糊涂。
人真要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东西,这世道变换太快,还真不如从自身入手。只是我确实没觉得两边的老人有教会我什么人生道理。
我试图找过信件,找过书和日记。但是什么都没有。现在我所知道的他们只是一个当下的薄薄的切片罢了。以前的他们,我无从得知,估计也不会有机会了。
最近一直在听台湾卑南族教授孙大川讲的《台湾原住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原课程共6集大概10个小时左右,在YT和spotify上都能搜到(后者可能要用繁体字搜)。
孙大川教授同时也是作家和政治人物,致力于原住民事业。在这2009年录制的系列讲座中,他用非常幽默、温和但坚定的态度,清晰明了讲述了非大中华视角的台湾原住民自己的历史和社会。
2009年不管是两岸还是岛内都没有如今这般撕裂,课中孙教授作为受老KMT教育长大的50s也经常有“我们中国人”这样的口头禅,放到今天就会显得有点刺耳。当然作为原住民他实际上也并不姓孙,关于汉名的来历,他也只当作笑话在讲座中提到。
尽管这个讲座总体是非常温和的,但这样完全站在minority自己角度的自我论述,我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在简中看到,让同为minority的简中少民听到,心里即羡慕又悲凉。
总之对于许多对台湾原住民可能不太了解的人来说,这个系列讲座非常有营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汉人了解到不同于汉人和大陆人(地理的大陆,对应海岛人)视角的史观和世界观。所以推荐给香油 。
一个小陶土罐,这里是敲击罐壁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