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七章:雨层云(Nimbostratus). 雨层云就是阴天下雨的那个云,但别跟积雨云弄混了:雨层云由高层云变厚发展而来,范围广大,铺开好几千米远,它下雨/雪稳定、持久,淅淅沥沥下好几个小时;积雨云由积云升高得到,只有一小片,下一会儿就停了,而且可能伴有大风、打雷、闪电、冰雹什么的. 雨层云也非常无聊,不仅没有 species,连 varieties 都没有!
这章的重点是:雨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都知道,云的本质就是小水滴,那为啥小水滴不会落下来呢?这是因为小水滴太小了,像不降雨的积云,里面的小水滴只有千分之五毫米,它们在空气里就像蜂蜜里的小石子,所以能在天空飘着. 只有小水滴凝聚在一起,变得很大了,才能降落下来. 而这种凝聚在一起,其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凝聚成大水滴;另一种是先变成冰,下降的过程中再融化成雨. 最关键的类比都是牡蛎和珍珠:一粒沙子进入牡蛎,牡蛎觉得硌得慌就分泌东西裹住沙子.
(转下条)
(接上条)
第一种是聚成大水滴的方式,这需要一种东西叫凝结核(condensation nuclei). 能做凝结核的东西很多,在海上可能是小盐粒,在陆地上可能是各种尘埃,泥土尘埃、矿物尘埃、植物尘埃等等,一般小于 0.001 mm,燃烧产生的烟雾也行(火积云 pyrocummulus 的形成),这些凝结核就像是牡蛎里的沙子,让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变大,形成云. 然后云形成后继续越变越大,15-30 mins 后可产生降雨. 但这种情况不多见,更常见的降雨都是第二种:先变成冰后融化的.
第二种就比如发生在这个雨积云上,云层上面温度很低,低至零下了,但那些小水滴并不结冰,它们需要一种结冰核(icing nuclei),这个结冰核类似于牡蛎里的沙子. 高空中的小水滴对结冰核的要求很高,结冰核要比凝结核大很多,0.005-0.05 mm 左右,而且得是岩石矿物材质的才行,天上哪有那么多正好的结冰核呢,所以那些小水滴就不结冰,就那么作为液态的僵持着,零下十几度也没在怕的. 这种状态叫做 supercooled state. 这个英文非常酷😎
(转下条)
@zero 你就是灵魂画手吧
@unagi 没错!我喜欢画画!
@zero 泪滴形状是代表水的符号 就像在画面上写
水 水 水 水水 水
水水 水水水 水
水水水 水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水
一样 不是象征性表达 感觉也没错啊 (漫画画得好好!)
@164 哈哈哈哈哈能得到你的肯定我超开心啊!!!但你不应该说“1样”而不是“一样”的吗哈哈哈哈 难道你不是原来那个人了
液滴(如雨水)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
https://daily.zhihu.com/story/9751273
这是一个很全面很科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