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威利斯·巴恩斯通​

那里他说:“人群是一个幻觉。它并不存在。我是在与你们个别交谈。”

〔附:原序〕

@reading

【印第安纳大学,1980年4月】

“面对镜子我始终心怀恐惧。在我儿时家里放着些讨厌的东西。有三面大镜子竖在我的房间里。还有那些光滑可鉴的红木家具,就像保罗书信中描写的晦暗的镜子。我害怕它们,但我是个小孩,什么也不敢说。”

关注

科法:你还有一个极其相似的说法,也许你会觉得它比我刚才读的那句话更恰当:“文学是对有限世界的探索,它只是少数几个隐喻而已。”

博尔赫斯:这是对的。我觉得它只是几个隐喻。我觉得创造新隐喻的想法或许是错误的。比如我们有时间与河流、生活与梦、睡眠与死亡、眼睛与星辰,这些东西应该足够了。然而十几天前我读到一个隐喻,它使我惊讶不已。作者是一位印度诗人:“在那里我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乃是湿婆的笑声。”也就是说,把一座可怕的山脉比作一尊可怕的神。瞧,这是一个崭新的隐喻,至少对我来讲是崭新的,我搜尽脑海找不到类似的隐喻,把一座山脉想象成湿婆的笑声。

博尔赫斯:我曾以为我在切斯特顿的作品中发现了新的隐喻,后来我发现它们实际上并不新颖。比如,在《白马谣》(The Ballad of the White Horse)中一个丹麦海盗说:“大理石就像凝固的月光,/而黄金就像冰冻的火焰。”这些比喻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不过把大理石与皓月相比,或把火焰与黄金相比的想法并不新鲜。但表达的方式倒是新鲜的。当切斯特顿写道:
但我不应等到老态龙钟
那时我将看不到巨大的夜升起,
一块云彩大于世界,
一只巨兽浑身长满了眼睛。

我们也许会以为这是新颖的说法。但是眼睛与星辰当然一直是相互比拟。所以切斯特顿所做的只是赋予了那些非常古老的,我要说是,基本的隐喻以崭新的形式。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