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史诗般的决斗场景,出自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年)之手。
图2:阿喀琉斯在赫克托耳脚踝处凿出了几个洞,他通过这些洞用战车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行走,战场上扬起了一阵阵尘土。
图3:普里阿摩斯从阿喀琉斯那里取回了赫克托耳的尸体,安德洛玛刻在哀悼他。
《伊利亚特》中一个很重要的主旨是英雄间的决斗。而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之间的决斗是最令人期待的了。这场决斗中,荣誉和英雄主义的矛盾在复杂的细节中得到了体现。不愿为国王而战的阿喀琉斯,在他心爱的帕特洛克罗斯死后,变成了一个无情的杀戮机器。阿喀琉斯此前没有杀过受害者,只是把他们卖作奴隶。但现在他在特洛伊人中大开杀戒,毫无怜悯之心。
相比之下,赫克托耳在战争和家庭生活中都是令人尊敬的人,他是一位有原则的父亲,是众人的领袖。不过,在与阿喀琉斯最后决斗前,反而是赫克托耳出了差错,没有起身迎战阿喀琉斯却害怕地逃跑了。于是两人沿着特洛伊城墙追逐起来,直到最后赫克托耳停下来面对阿喀琉斯。此时,赫克托耳说胜者要体面对待敌人的尸体,将其归还给他的家人。阿喀琉斯拒绝了,他说道:“你在战斗中杀死了我的兄弟,给我带来了沉重的痛苦,现在该你全部偿还了。”
两位英雄互朝对方投掷长矛,但都没有击中。赫克托耳意识到诸神都站在了阿喀琉斯一边,于是大声叫道:“厄运已经降临到我身上了,让我死得体面一些,做些挣扎吧,让我伟大地死去,以便之后在人们之间传为佳话。”
赫克托耳边说边拔出挂在身边的那把锋利的刀,使出全力扑向阿喀琉斯,就像一只翱翔的雄鹰从云端俯冲向羔羊或胆小的野兔。阿喀琉斯盛怒不已地冲向他……他右手中的长矛注定要杀死赫克托耳。阿喀琉斯紧盯着他健美的身躯,看什么地方能伤他最狠,但赫克托耳穿着杀死帕特洛克罗斯之后抢来的盔甲,全身都被这质量很好的盔甲保护着,只有脖子和肩膀之间的喉咙裸露在外,所以此处最易致死。于是,当赫克托耳朝阿喀琉斯扑来时,阿喀琉斯的矛尖直接刺穿了赫克托耳的脖子。
——荷马,《伊利亚特》,第二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