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沈从文)搞的那些东西,陶瓷、漆器、丝绸、服饰,都是“物”,但是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明,人的创造,人的艺术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他说起这些东西时那样兴奋激动,赞叹不已,样子真是非常天真。他搞的文物工作,我真想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抒情考古学”。

—— 汪曾祺

【丝绸】

中国织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中蜀锦、宋锦、云锦被称为“三大名锦”。明清时期,织锦得到空前发展:明织金锦遗存非常丰富,可见于大量经书封面;清花锦则图案华美秀丽,配色柔和多样。​

关注

丝织物花纹的发展变化,若以商周为第一阶段,我们目前知识虽不够全面,以战国秦汉为第二阶段,我们可说实已比较具体。特别是长沙马王堆轪侯家属墓中物,给我们的启发格外多。但两晋南北朝三个世纪多的生产,理应归入第三阶段的情形,我们的知识却不多。以目前西北出土的实物而言,除部分尚保存一点汉代规模,较多已呈混乱状态。如照《邺中记》《拾遗录》所言,虽尚有大小登高锦、大小明光锦、列明锦等名目,似即汉代旧样,其余已无一定格式。如据《东宫旧事》等文献而言,薄质罗纨应用日多。从《世说新语·汰侈》所叙石崇、王恺斗富事,一用“紫丝布”作步幛,一用锦作步幛,可知南方的丝麻交织的紫丝布产品已日益上升,而薄质织物则应数一匹六丈的“筒中花綀”。孔雀罗可能也是北方一时著名新产品。史传中虽称石虎之奢侈并世无双,千人女骑兵,多着金缕织成裤。南朝则鱼宏以奢侈著闻,服食之精美,堪称独步,家中女乐歌伎百十人皆衣绮罗金翠。到隋炀帝至以锦为帆,延长十里。这三世纪多生产,似均集中于极少数人之手,大部分且为谄媚神佛、装点寺庙消耗其大半。北朝诸胡族统治者政权崩溃逃亡时,尚掳掠千百伎作工巧随行。至于南北两朝人民,却在连年兵火战乱中度过。
所以丝织物真正的进展,第三阶段似应在唐代,开始即唐初统一用绫为官服,明确上下同为圆领服、乌纱幞头、红鞋带、乌皮六缝靴,用色泽辨官品等级。唐代特别赏赐丝织官服花纹计六种,内中五种均为鸟衔绶带、灵芝等,唯一种为地黄交枝。这种种花纹目下从铜带版上,和铜镜子纹样中,尚反映得十分具体,但在出土实物和传世画迹中,却不完备。并且至今为止,还未明确这种特别官爵服章位置究在何处。至于奇文异锦,虽品种名目繁多,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述,则唐初在成都任行台官的窦师纶,出意设计所作十来种纹样,色泽壮丽,流行百年尚不废除。传世遗物中的大团窠锦、花树对鹿锦、狮子舞锦,或多成于唐初。《唐六典》诸道贡赋,川蜀绫锦名色格外多。唐代官服主要用绫,出丝绸地区多设织绫局,监督生产。锦的生产虽仍以川蜀为主,薄质本色绫,广陵已成东南大生产区,且和海上贸易相联,技术上和花纹上容易取得新进展,也必然显得相当突出。唐代有三种特别上贡锦,成都和广陵即已分担责任,如为赠予外宾而作的“蕃客锦袍”,为宫廷嫔妃织的“锦半臂”,及为唐代社会流行、军中格外好尚的“打马球衣”(据图像反映,一般是小团窠花锦袄子);前二种每年上贡有一定数目,各为二百至二百五十件,后一种早期不过二十件,晚唐最多时且到入贡五百件记载。​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