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沈从文)搞的那些东西,陶瓷、漆器、丝绸、服饰,都是“物”,但是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明,人的创造,人的艺术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他说起这些东西时那样兴奋激动,赞叹不已,样子真是非常天真。他搞的文物工作,我真想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抒情考古学”。

—— 汪曾祺

【丝绸】

中国织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中蜀锦、宋锦、云锦被称为“三大名锦”。明清时期,织锦得到空前发展:明织金锦遗存非常丰富,可见于大量经书封面;清花锦则图案华美秀丽,配色柔和多样。​

关注

出土文物中,还有用印金法和泥银绘法两种,也可补文献所不及。孤立来看,必以为新发明,联系来说,即是旧传统。因金银错器出于春秋战国,泥金银早用于战国时,信阳楚墓出土的漆器和透雕笭床,即已见出作得十分华美的艺术效果。并且已发明利用水银作媒剂,创造出银鎏金新技术,而均在白银和水银发现不久之后!汉初又进一步大量应用铜鎏金技术……较后三国时且已能在彩锦上加金,有“金薄”“蜀薄”专名。所以在这个过渡期,发现丝绸上印金、泥银是必然事件。可是这个发现,还是十分重要,可证明由春秋战国使用薄金片捶成龙纹(或黼黻纹)钉在衣饰上,到后来织金(或贴金)锦之间,必有个过渡期,即用金箔银粉加工于服用上的情形,果然即于这个墓中出现。兼可证明过去人据《魏略》称引“大秦能织金缕绣”,即以为缕金织绣实外来事物为不足信。而新的发现却证明,印金、泥银实缕金织绣的前驱,而缕金织绣实印金、泥银丝绸加金一种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个新发现,也可补正我十多年前作的一个《织金锦历史》小文所没有估计到处。三国时有泥银画种种漆器,见曹操《上杂物疏》中。晋代一时技术似失传,由于法律禁止。到唐代,则歌衫舞裙加泥金、泥银绘,已成一般情形了。
这次出土衣物中,还有细纱衣(如图)一件,全衣总共不到一市两重,也是一种新发现,工艺上所达到的水平,就可称作神工巧手。纺织手工业从古以来就属于“妇工”,一切繁琐工序,均完成于妇女双手,是历代劳动妇女共同努力的成果。从商代遗物中和附于铜玉器物上的丝绸遗痕,就发现了极其细薄的花素丝织物。春秋战国以来,水土气候宜于蚕桑的齐鲁,生产的锦绣罗纨绮缟,就衣被天下,以高级商品方式,流行全国。临淄市容的繁荣,达到车错毂,人摩肩,举袂成云,挥汗成雨,而日收市税千金的程度;丝织物的贸易,必然占有个特别重要位置。在这个要求刺激下,工艺上取得相应进展,是应有结果。从发展而言,西汉去商代已达千年,距春秋战国也有了三四百年,这种精美薄质丝织品的出现,也就十分自然,不足为异了。

图注 素纱襌衣 西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博物院藏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