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美】约翰·厄普代克​

▷鸣谢

“一幅市井画”“小小的闪电”“苹果的分量”“书房”“前行”“高估的案例”和“圣桑之手”均首次发表于美国版《现实》。“美国的孩子”和“蓝色长方形”本是美国版《现实》1981年春停刊前不久为该刊撰写,但最后发表于《艺术与古董》。“窗口强烈的阳光”“艺术值这个价吗?”“缺憾”“被大肆炒作的黑尔佳”和“无奈的蝴蝶”是我为各画展撰写的评论,均发表于《新共和》。“维米尔的一幅室外画”首次发表于《旅行与休闲》;“俏皮的莫奈”首次发表于《名利场》;“菲尔德靓丽的乡里乡亲”和“现代艺术博物馆感怀”首次发表于《艺术与古董》;“抑郁缠身的艺术家”首次发表于《纽约客》;“一幅让我挂怀的作品”作为“时代博物馆的一百幅作品”首篇,被翻译成德文,首次发表于德国《时代杂志》。“画中的孩子”是为《纽约时报》图书评论专栏撰写的苏珊·E. 迈耶《童书插画大师专辑》书评。“作家与画家”是为卡特勒恩·G. 耶特主编的《双重天赋:作为视觉艺术家的作家》撰写的导言。发表在《现实》中的几篇随笔,以及“维米尔的一幅室外画”和“窗口强烈的阳光”,曾于1985年以《印象》为题由洛杉矶西尔维斯特与奥法诺斯出版社结集限量出版。在获取复印许可过程中,承蒙陶拉·波雷加拉特斯、凯西·楚克尔曼、爱德华·道格拉斯等大力协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卡尔·H. 克莱因慷慨相助,提供其舅父拉尔夫·巴顿的有关信息。

让·伊普斯特吉1920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默兹河畔的丹村,他可能是法国现今在世的首屈一指的雕塑家,但在美国却鲜为人知。他的两尊大型铜雕《大卫与哥利亚》和《推门的男子》永久陈列在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的雕塑园里,三件大理石作品出现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展上。但他那积极进取的名字并没有把他推到专业艺术圈以外,他在美国举办的唯一个人作品展是1964年在阿尔伯特·洛布美术馆举办的。伊普斯特吉成熟的作品属于巴洛克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可能让美国人觉得过于文艺。他具备法国人的天赋,接受采访时高雅的警句总是脱口而出,例如:“一切都是外表,把原有的外表去外表化,然后重新赋予一副外表”“上帝创造了重力,来保护其尊体免受威胁天空之石的伤害”“雕塑自己不会说话,而是让我们说话”,以及“物体,比如机器,只不过是算术问题,而反物体(艺术作品)则源于数字间的夹缝”。​

——《生命的推力》

关注

伊普斯特吉的作品还映射了层层剥落人体的剥皮式解剖——恐怖而又带有启发意义的绘画和雕塑模型,法国的艺术作品中最可爱、最出色的那种。在《小剥皮》和《现代生活的滑稽场景》(均创作于1976年)中,这种映射是直接的,但在通常情况下,就像《推门的男子》的背部和脚部一样,解剖学细节都呈现被剥了皮、血肉不完整的表象。在思考表象的多样性时,外皮,不论是有还是无,一直是伊普斯特吉反复思考的东西:“我们都有两张脸:一张存在于空气中,一张存在于血液中。而存在于血液中的脸则隐藏在另一张脸的背后,隐藏在皮肤的下面。”他的雕塑作品诠释了形形色色的皮肤,从《玫瑰》(1954)和《蟹与鸟》(1958)等早期打破“布兰库希之蛋”式的半抽象作品中的大理石光泽与《出生》(1968)和《浴女》(1966)等作品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高度抛光,到断裂、腐蚀、木纹布料、团粒黏土、贾科梅蒂式堆积点滴,以及挤压后凸凹不平的石蜡等结构。他的组装作品《米斯特拉演讲》(1964—1966)似乎是一堆风化的岩石。《罗杰与死人》(1961)将贝壳、钉子和易拉罐埋入墓穴地板中;其里程碑作品《埃巴达内之前的亚历山大》(1965)先是用轻质聚苯乙烯雕刻,然后似乎用脱蜡技术铸造,进而取得巧妙的渗水粗糙度。

​图1 伊普斯特吉《小剥皮》,1976 铜,25¼×11¾×13½" 巴黎,克洛德·贝尔纳美术馆
图2 伊普斯特吉《玫瑰》,1956 大理石,37×46×46" 巴黎,克洛德·贝尔纳美术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