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屈光学》中已详细讲述过,我们要观察的事物,是怎样只需通过一些处于我们与事物间的透明媒介,传达到我们的视觉神经细丝上,并由神经触发大脑部分皮层产生运动,在我们与事物之间搭起桥梁。我们眼中的事物斑斓多姿,与它们对我们身体部位产生的多样影响是同步的,并且我认为,在人的意识中呈现出这些事物的,不是因为眼睛的直接作用,而是由于大脑的运转。根据这个范例,对于其他的感觉就好领悟了,像是声音、气息、味道、冷热、疼痛、饥渴之类,还有人们熟知的来自外界的刺激或是自身内心的渴望,都是由神经产生某类活动,然后传导给大脑的事物。此外,经过大脑的各式活动,我们的灵魂产生了千奇百怪的感受,即使灵魂不介入其中,大脑活动也可让动物精气进入身体的部分肌肉(只是这一部分)中,进而让人的四肢产生运动。(节选)

关注

34.谈谈妒忌。
人们常言的妒忌是有害的,只要别人身上有优点,旁观者就会心生不快,所以它本质上是不道德的。不过,我想用妒忌来描述一类激情,不涉及道德不道德。当妒忌呈现为灵魂的一类激情时,里面总会掺杂着因怨恨而产生的痛苦,这是由于有人拥有了某种美好之物,别人却认为他配不上此物。人们会臆断他之所以能拥有它,只是因为命运垂青于他。这是由于凡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美物,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能够与人们匹配的。这些都是生来就有的,跟这人做没做坏事没关系。

35.何如区分妒忌是不是合理的?
如果某人偶然地拥有了一笔财产,而他实在没资格拥有,这时我们就难免心生妒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一切公平,但是财产分派时并没按照这点,所以大家就会十分愤怒,这种激情可以被谅解;特别是人们妒忌拥有某个美物的某人时就会这样,觉得美物在他人之手只能变坏,就像生怕某个在正轨上运转的职位或某种性能,会在他手中搞砸。乃至于,对于某个好物人们原本充满着渴望,但是始终无法得到它,而有人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时他们就会开始妒忌——他何德何能拥有它?于是这种妒忌的激情愈演愈烈。这种情绪还能够被体谅,因为此时的嫉恨完全是因为没有得到此物,并不波及拥有它的人和进行分派的人。不过,刚正与宽容的人极少妒忌,对于某物,他们也可能渴望了很久,并且与别人水平相当,或者更优秀些,却被他人先一步得到,那人还不与他们共享。此时让他们一点不怨恨是不大可能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妒忌他人所获得的荣誉。这是由于,尽管荣誉是他人获得的,并不会影响我们为之努力,但会导致前行的路异常坎坷,于是大家要为此做出的牺牲就更多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