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一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根据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转换变化。」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孙策智夺卢江郡
“调虎离山”之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就在一个“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获胜。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亲遗志,势力逐渐强大。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则很难取胜。他与众将商议,定下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兵力薄弱而不能远征,于是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因而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如今见到孙策软弱无能,就免去了后顾之忧,因此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打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非常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