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一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根据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转换变化。」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计名由来
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雪失中山国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机将其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国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魏王采纳了庞涓的建议,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随即调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向齐国求救,并许诺解围后将中山国赠予齐国。齐威王应允,命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军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途中又遭伏击与齐军战于桂陵,魏国军兵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典故。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计名由来
本计出自《孙子兵法》“乱而取之”的思想,计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唐玄奘法师离开唐朝,往西天取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这座庙有上下房间共七十多间,僧客两百多人。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问唐僧有何宝物,可否让他开开眼。于是,孙悟空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炫耀。方丈一见,顿生歹念,假托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要求当夜借袈裟到后房仔细看看。就这样骗得了袈裟。晚上,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将禅堂放火烧毁,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二人一起烧死,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可晚上孙悟空并未睡着,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一个跟头翻进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到“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到了半夜,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火越烧越旺,把观音院烧得通红,只有唐僧所在禅堂安然无恙。这时,观音院正南面一座山,有一个黑风洞,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他与观音院长老素有交情,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火光中,见前后大殿被烧成断垣残壁,只有方丈案上有一个青色包袱,里面透出一道道霞光彩气,打开一看,是一件袈裟,乃佛门宝贝。妖怪一见此宝,救火之意顿失,拿着袈裟,趁火打劫,驾着黑云,径直回到了黑风洞。
本计的基本思想早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作了如下叙述:“乱而取之。”
唐代文学家、诗人、军事理论家杜牧,也曾对此语作注释:“敌有昏敌,可以乘而取之。”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计名由来
暗度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制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发动决定性的突袭。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暗度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暗度陈仓”计是由西汉大将军韩信创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在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这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尽数烧毁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 206 年,已经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出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这一行动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将敌军的主力调至栈道一线,于是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计名由来
本计语出自道教仙话中的传奇人物“铁拐李”的故事。
据传,铁拐李原姓李,名玄,曾经遇上太上老君点化而得道,位列八仙之一。一次出窍神游时,因肉身误被弟子所焚烧,使得游魂无处依附,于是附在一位饿死的跛脚乞丐身上,才得以还魂。还魂后蓬头垢面、袒腹跛脚,又用水喷向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因此被称为“铁拐李”。
元代岳伯川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写其事,其情节有所不同。剧中直接用了“借尸还魂”一词。其原文如下:“(吕洞宾云)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休迷了本来面目!”(臧晋叔编《元曲选》)
▷▷王莽篡汉
西汉末年,梓潼县人哀章在长安求学,此人一向品行不端,好说大话。他看到王莽居位摄政,就做了一只铜箱子,制作了两道封书题签,一道写作“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道写作“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所谓某,就是高皇帝的名字。文书说王莽应做真天子,皇太后应遵从天命。图和书都写明王莽的八名大臣,又起了吉利的名字叫王兴和王盛,哀章还把自己的姓名也塞在里面,共有十一人,都写明了官职和爵位,作为辅佐大臣。哀章听到齐郡新井和巴郡石牛事件,当天黄昏,他穿着黄衣,拿着铜箱子到高祖祠庙,把它交给了仆射,仆射奏报王莽。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到高祠庙接受天神命令转让统治权的铜箱子。他戴着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回来便坐在未央宫的前殿,下文告说:“我自身无德,幸赖是皇初祖黄帝的后代,是皇始初虞帝的子孙,又是太皇太后的亲属。皇天上帝大加显扬和保佑,既定的天命,宣告皇统的开端,上天降下的符命、图文,神明晓谕,把普天下人的命运托付给我。赤帝汉朝高皇帝的神灵,秉承上命,传给我转让政权的金策书,诚惶诚恐,不敢不敬谨接受!二十五日为一吉日,我戴着王冠,登上天子的座位,建立‘新王朝’。决定改变历法、服饰的颜色、祭祀用品、旌旗和用器制度。将今年十二月初一定为始建国元年正月的初一,把鸡鸣之时作为一天的开始。车马、服饰的颜色配合士德崇尚黄色,祭祀适应正月建丑使用白色,使者符节的旄头都采用纯黄,其上写上‘新使五威节’,表明我们是秉承皇天上帝的威严命令。”
王莽将要当真皇帝前,先让人捧着各种符瑞给太皇太后看,太后大吃一惊。这时,因孺子刘婴还没有即位,所以皇帝御玺仍然放在太后的长乐宫。等到王莽即位,向太后请予御玺,太后不肯给。王莽就让安阳侯王舜规劝。王舜一向谨慎周到,太后平素很宠信他。王舜觐见,太后知道他是来为王莽索求御玺,愤怒地骂道:“你们父子兄弟、家庭宗族,靠着汉王朝的力量,几代享尽荣华富贵,不但不去回报,反而利用别人托孤寄子的机会夺取政权,不再顾念恩德情义。这种人,连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天下怎么会有你们兄弟!而且你们自己用金匮符命当新皇帝,改变历法、车马、服饰颜色和制度,就应该另刻一枚御玺,传之万代,为什么要使用这个亡国的不祥之玺,而想得到它?我是汉王朝的一个老寡妇,早晚都要死,打算跟御玺一同埋葬。我不给他,他最终也得不到。”太后边说边哭。左右侍从都跟着哭泣。王舜也悲痛不已。停了很久,王舜才抬头问太后:“我等已无话可说,只是王莽一定要得到传国御玺。太后,你难道能够永远不给他?”太后听王舜说得恳切,担心王莽威胁她,便拿出御玺,扔到地上,对王舜说:“待我老死后,你们全族兄弟将被屠灭!”王舜得到传国御玺呈献给王莽。王莽非常高兴,特地在未央宫渐台宴请太后,让众人尽情欢乐。
王莽托古改制而篡汉,这是汉代历史上的大事,也是借汉朝之旧尸,而拣还新朝“新魂”的典型事例。
▷▷孙策智夺卢江郡
“调虎离山”之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就在一个“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获胜。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亲遗志,势力逐渐强大。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则很难取胜。他与众将商议,定下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兵力薄弱而不能远征,于是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因而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如今见到孙策软弱无能,就免去了后顾之忧,因此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打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非常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田豫动以情理,釜底抽薪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人。刘备投奔公孙瓒时,田豫还很年轻,自己托身于刘备,刘备非常惊奇。刘备做豫州刺史时,田豫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还乡。刘备流着眼泪与他话别说:“恨不能与您共成大事!”公孙瓒派田豫做东州令。公孙瓒的将领王门叛反,替袁绍率领万余人来攻打他。大家都很惊慌想要投降,田豫登上城门对王门说:“公孙瓒待你很好,你离他而去,我以为是不得已,今天你带兵作贼,才知道你是一个叛乱的人,有一点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守住自己的气节,不为人所用,我已接受了公孙将军的委任迎接你,你为什么不赶快攻打呢?”王门惭愧而退兵。公孙瓒虽然知道田豫有权谋,但并不重用他。公孙瓒失势,鲜于辅被国人所推举代理太守,他非常赏识田豫,任命田豫为长史。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所从。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够平定天下的是曹操,应该赶快归顺曹操,不要等着以后遭祸。”鲜于辅听从了他的计策,归顺曹操后,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重用。曹操召田豫为丞相军谋掾,授颍阴、朗陵令,后又升迁为弋阳太守,他所治理的地方都秩序井然。
鄢陵侯新征伐代郡,委任田豫为相。大军驻扎在易北,当地的虏寇派伏兵袭击他,军中大乱,不知如何对付。田豫依照地形排成了回车结环阵,让将士拉满弓箭守在内,又派一些迷惑敌人的兵士在衔接部位。当地的虏寇不能打入,也就散去了。田豫派兵追击,虏寇大败,于是部队继续向前平定了代郡,这全都是田豫的计策。
田豫升迁南阳太守。开始时,郡人侯音造反,聚众数千人在山里为群盗,成了郡中最大的祸患。前太守抓了群盗里的五百多人,上奏朝廷都应该判死罪。田豫却一个个接见被抓的囚犯并安慰他们,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之路,打开他们的枷锁,放他们回家。这些囚徒都叩头感谢他,愿意为他效力,回去后他们互相转告,群贼一时解散,郡内从此太平清静。这些事上报到朝廷,曹操很赞赏他。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计名由来
混水摸鱼,原意是在浑浊的水中,鱼容易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用于军事上就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在浑浊的水中,鱼辨不清方向,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摇摆不定,就有了可乘之机。更多的时候不能等待,要主动去创造可乘之机。一方主动把水搅浑,一切情况开始复杂起来,然后见机行事。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叛乱。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攻幽州,但均未能攻下,可突干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愿意重新归顺朝廷,并且永不进犯,张守知道契丹势力正旺,主动求和必定有诈。他将计就计,客气地接待来使。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并让他探明契丹底细。王悔在契丹营中受到热情接待,他仔细观察契丹众将的一举一动,发现契丹众将在对朝廷的态度上并不一致。他又从一个小兵口中探听到分掌兵权的李过折一向与可突干有矛盾,两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王悔特意拜访李过折,假装不了解他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折的面夸赞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怒火中烧,说可突干主张反唐,使契丹陷于战乱,百姓非常怨恨。他告诉王悔,契丹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干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唐军势力浩大,可突干肯定失败。他如果脱离可突干,朝廷一定会重用他。李过折表示愿意归顺朝廷。王悔辞别契丹王返回幽州。第二天夜里,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可突干被李过折杀死,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李礼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探得消息,立即率人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队。唐军火速杀入契丹军营,乘机发动猛攻,生擒李礼,大破契丹军,就此平息了契丹叛乱。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计名由来
金蝉脱壳的原意是指蝉在蜕变过程中,本体离开了皮壳爬上更高的枝头,而皮壳仍留在原处。这一计策用于军事,则是指与敌对阵时,不要改变原有阵势以迷惑对手,而我方生力军则巧妙地跳出了对方视线,给对方造成极大威胁。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令工匠仿造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完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晋明帝缓兵脱身
东晋建国后,王导居中执政,王敦在外掌兵,势力很大,当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敦为荆州刺史,率领重兵镇守武昌。322年,王敦起兵叛乱,自武昌东下,从此使东晋王朝陷入了内乱之中。次年晋明帝即位,为了摸清叛军的实情,于324年6月化装潜入叛军营地探察。当晋明帝探察完王敦在于湖(今安徽当涂南)的营地,骑马暗出营门时,护门侍卫见晋明帝言谈举止非等闲之辈,于是引起怀疑。晋明帝见身份将要暴露,立即快马加鞭出营而去。王敦的军士见一行人扬马而去更加怀疑,就报告了王敦。王敦根据军士的报告,确认是晋明帝无疑,立即派出五人骑马追拿。
明帝料到王敦定会派人追拿,于是采取“缓兵脱身”之计:他命令随从用水浇凉马拉在地上的粪便,表明自己已经离去多时;当快马跑了一个多时辰,在路旁歇脚时,将手中的“七宝鞭”交于路旁卖货的妇人,叮嘱待后面骑马人到来时,尽管拿给他们看。安排完毕,晋明帝又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不出晋明帝所料,王敦的追兵一路见马的粪便已凉,料定晋明帝已去多时,于是加鞭猛追。追了一阵,见路旁有一个妇人卖货,就下马上前询问情况。妇人声言已经走出很远了。说完就把“七宝鞭”拿出来给他们看。“七宝鞭”乃皇家珍宝,一般人无缘亲眼见识。于是五个人争相看玩、爱不释手,早把追赶晋明帝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等到他们醒悟,晋明帝已经相去甚远,摆脱了追赶,安然返回宫中。
“缓兵脱身”之谋是摆脱敌人、稳住敌人,从而赢得时间、脱离险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金蝉脱壳”之计的一种活用。为了“脱身”,“缓兵”的方法多种多样,因而“缓兵脱身”之计的成功运用,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施计用谋的新天地。
▷▷宇文宪柏庵为帐
北周建德五年(576),周武帝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委派他的弟弟宇文宪为前锋,把守雀鼠山谷。周武帝亲自率兵围困晋州后,宇文宪相继攻克了洪洞和永安两县,并图谋更大的进取。北齐后主高纬听说晋州被围,也亲自率兵增援解救。当时陈惑王宇文纯屯守在晋州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屯守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把守汾水关,他们都受宇文宪的统一调度。宇文宪暗自告诉宇文椿说:“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你现在安营扎寨,不一定架设幕帐,可砍伐柏树搭成驻军小屋以向敌军显示处所。这样即使撤离后,敌军还会被小屋所惑。”齐后主高纬这时正分调一万官兵向千里径挺进,又命令一部分士兵出击汾水关,自己则亲率大军和宇文椿在鸡栖原对阵。把守汾水关的宇文盛向宇文宪告急求援,宇文宪亲自解救,迅速打败北齐军,宇文盛和柱国将军侯莫陈芮乘胜追击,斩杀和缴获了许多北齐军兵与武器。不久宇文椿又向宇文宪报告说,北齐主大军正向我方营地逼近。宇文宪又率兵相救,此时周武帝诏宇文椿返回。宇文椿于是奉命率部连夜撤离了鸡栖原。当北齐军到达鸡栖原时,果然把柏树搭成的临时小屋当作北周的驻军营帐,而不怀疑北周军已经撤退,也不敢轻意进取,直到第二天才发现中计上当。
疑阵惑敌是古代军事中常用的一种谋略,宇文宪柏庵为帐法即是其中的一例。此计妙就妙在就地取材、伐木为营,不仅减少了军用幕帐的架设与拆除工作,也为紧急撤退时以假代真奠定了基础。由于它不需要拆除,这就保持了营地的形貌,宇文椿又是乘夜回师,取得了金蝉脱壳的效果,安全返回。北齐后主虽亲率大军压境,因为被柏庵迷惑而不敢贸然进犯,等到第二天天明弄清实情,已悔之晚矣。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计名由来
关门捉贼是对弱小的敌人要围而歼之。如果被敌人逃掉再去追赶,就对我方不利了,一怕他狗急跳墙,二怕中了他的诱兵之计。这里的“贼”是指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它们行动诡秘、出没不定、行踪难测,数量少但破坏性大,常会乘我方不备而侵扰我军。所以不可让其逃跑,而要断其后路并聚而歼之。当然若运用得好,不只限于“小贼”,甚至可围歼敌主力部队。
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秦军在长平受阻。长平守将是赵国名将廉颇,他见秦军势力强大不能硬拼,便命令部队坚壁固守,不与秦军交战。两军相持四个多月,秦军仍拿不下长平。秦国采纳范雎的意见,用离间计让赵王怀疑廉颇,赵王中计,随即调回廉颇而派赵括为将与秦军交战,赵括主张与秦正面交战。秦将白起故意让赵括取得几次小胜利,赵括得意忘形,派人到秦营下战书。这正中白起下怀,他兵分几路,形成对赵括军的包围圈。第二天,赵括率领四十万大军与秦军决战,前几次交战,秦都输了,赵括根本不知敌人用的是诱敌之计,于是便率军追赶被打败了的秦军,一直追到秦营。秦军坚守不出,赵括只得退兵。这时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后营被秦军占领,粮道被秦军截断。赵军已被秦军包围,一连四十六天,士兵杀人相食,赵括拼命突围,最后中箭身亡,赵军大乱。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中了敌人的“关门捉贼”之计,被打得落花流水,给赵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使其逐渐走向灭亡。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计名由来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约在秦昭王三十八年(前 269),范雎因避难由魏入秦。秦昭王知其能,遂以上宾相待,向他长跪而三问计。当时,秦欲统一天下。范雎在分析了秦王对外政策的失误之后,给秦昭王献上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大。秦昭王开始图谋并吞六国,统一中国,但在策略中实行近交远攻办法,准备联合并越过韩魏诸国而远征地处东海之滨的强齐。范雎认为秦昭王这样做是失策。他说,齐国国力强盛,离秦国又很远;出兵攻齐,还必须经过韩魏诸国。出兵少了,则不能给齐国造成致命的伤害;出兵多了,劳师远征,又会给秦国自身造成大的损失。作为国君,当然希望自己少出兵而让韩、魏两国的军队全体出动。但是这样韩、魏两国一定不会同意,并且秦国即使赢了,也无法得到齐国的土地。还不如反过来,远交近攻,派遣使者主动与相距较远的齐国结盟,而首先攻占身边的韩魏诸国。这样,灭一国就可得一国的土地,秦国就会越战越强大,大王的霸业就可以成功了。秦昭王采用了范雎的建议,此后远交近攻便成为秦逐步并吞六国的基本国策,而且最终达到了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的目的。
▷▷陈矫远交近攻
陈矫,三国时代智士,字秀弼,广陵东阳(今江苏金湖县西)人,为人明辨是非,通晓事理,善以正撼人,振聋发聩。到关键时刻,常常一言九鼎、举足轻重。
陈矫避乱到江东和东城,辞去孙策、袁术的任命,返回本郡。广陵太守陈登请他担任功曹,派他到许昌,对他说:“许昌的人们议论说我的不足之处,您为我了解一下,回来赐教。”陈矫回来说:“我听到远远近近的议论,很有一些人认为您骄傲自大。”陈登说:“论家门和睦,讲道德,有品行,这方面我敬佩陈元方兄弟;论为人冰清玉洁,知礼知法,这方面我敬佩华子鱼;论自身清正,憎恨丑恶,有识见,讲道义,这方面我敬佩赵元达;论见闻广博,记忆特强,超群出众,这方面我敬佩孔文举;论具有英雄气概,超凡脱俗,有图王称霸的韬略,这方面我敬佩刘玄德。我敬佩这样一批人,哪还有什么骄傲的!其余人都是些凡夫俗子,哪里值得一提呢?”陈登志趣如此高雅,但对陈矫很敬重、友爱。
广陵郡匡琦城被孙策围困,陈登命陈矫向曹操求救。陈矫劝曹操说:“我们郡虽然小,地理形势却很有利。如果承蒙您救援,让我们成为您外边的屏障,那么就会挫败吴人的计谋,徐州那一方也会永远安宁。您的武力声威会震慑远方,仁爱也会像大水一样流遍各地,那些没有臣服的地方会闻风归附。推崇仁德、树立威望,这是帝王之业啊!”曹操认为陈矫不同一般,想留住他。陈矫辞谢说:“我国正处于危急之中,我本是跑来告急的,纵然没有申包胥的成效,怎敢忘记弘演的牺牲精神呢?”曹操便派兵去援救。吴军后退,陈登多设伏兵,指挥军队迅速追赶,大败吴军。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计名由来
假道伐虢,假道,即借路,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灭虢。”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国和虢国。这两个国家关系不错,晋如果袭击虢国,虞国必会出兵相助,反之亦然。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要攻占他们,就必须离间他们,让他们互不支持。虞国国君贪得无厌,我们就投其所好,把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两件宝物送给他,让他暂时保管,等灭了虞国后再收回来。虞国国君见了宝物,自然乐不可支。
晋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借口伐虢,同时要求虞国借道给晋。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说虞公,虞虢两国,唇亡齿寒。但虞国国君说,交一个贫弱的朋友却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傻呢!
晋通过虞国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分部分财产给虞国,虞国国君大喜过望。晋国暂时把军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几天后,晋献公约虞国国君前去打猎,不一会儿,虞国京城起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京城。这样,晋轻而易举灭了虞国。
▷▷刘邦封赏释嫌
楚汉相争,项亡刘胜,西汉政权就此建立。在统一了中国后,刘邦大封功臣,最初,得到封赏的只有张良、萧何、曹参等二十多人。此时,刘邦志得意满,却不能看到他的那些“猛士”们正在日夜争功,各怀心腹事,已经没有心思为他安守四方而效力了。
一天,刘邦与张良到洛阳南宫去,途中发现许多将领三五成群地坐在路旁的沙滩上窃窃私语。刘邦疑惑地问张良:“这些人在谈什么?”张良早已得知,由于封赏之事已在众将中激起不满之情,见刘邦问他,便乘机指出这一潜在的危机,说:“陛下有所不知,这些人是在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说:“天下已经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张良说:“陛下,您出身布衣,依靠的是这些将领东征西战才取得了天下。如今,被您加封的功臣仅有萧何、曹参等一班故人;而所诛杀的,都是您平生切齿痛恨的人。眼下这些将领既怕得不到封赏,又怕将来被您杀掉,所以聚在一起谋划造反。”
刘邦闻言非常忧虑,只好向张良问计说:“你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为妥?”张良想了想,反问刘邦道:“陛下平素最憎恶,而且为群臣皆知的人是谁呢?”刘邦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说:“雍齿!这个人一向对我不满,多次在大庭广众面前窘辱我,我早就想杀掉他;但也考虑到他在军中的影响,以及他作战勇敢,功劳很大,我才留他几日。”张良笑道:“好!陛下赶快宣布,先封雍齿。”然后进一步解释说:“群臣见雍齿尚能封侯,人心自会安定。”刘邦恍然大悟,立即依计而行。
第二天,刘邦大摆酒宴,将全体将领请来喝酒。酒过三巡后,刘邦郑重宣布封赏众人。当刘邦宣布第一个被封侯的人竟是雍齿时,一下在群臣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不仅出乎雍齿意料,也出乎众将意料。紧接着,刘邦依次论功行赏。“雍齿是皇上最不满意的人,他还被封了侯,我们还有什么不满的呢?”众将非常高兴,情绪一下都安定了下来。此后,全国局面稳定,西汉政权因此而得到了巩固。
张良设计,封赏仇人,使众人疑惑、不满自消,从而稳定了大局,在当时情势下,的确不失为上策。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计名由来
“偷梁换柱”也称“抽梁换柱”,其语义出自《玉集·一二·壮力篇》引《太史公记》:“殷纣……力能索铁舒钩,抚梁易柱,步捉猛兽,手接飞鸟也。”今译为殷纣王力大无比,能够使铁成绳状,能够使铁钩伸直,能够手托房梁换柱子,能够步行捉猛兽,能用手抓飞鸟。
唐代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后世多作“偷梁换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如《红楼梦》九十七回:“(李纨)一头走着,一头落泪,想着:‘……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乘、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友军作战不利,借机兼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用。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出自一个典故。说是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刘琦因不容于继母,恐遭陷害,向刘备求救。刘备要诸葛亮为他想出解脱之计。这天,诸葛亮来到刘琦家中,刘琦哀求诸葛亮说:继母屡次设法陷害我,务欲置我于死地而后罢休,目下我的处境十分险恶,还请先生相救一二。诸葛亮说:此事关系离间母子之情,恐将来说将出去,多有不便,表示拒绝。刘琦便邀请诸葛亮进入密室之中,一边饮酒,一边仍缠住诸葛亮不放。可诸葛亮还是不愿答应刘琦的请求。这时,刘琦见再三恳求无效,便转移话头,对诸葛亮说:我的住室楼上藏有一部古籍,请先生观赏一番如何?诸葛亮听说有古籍观赏,非常高兴,便答应了。说着便跟随刘琦登上一间小楼,到了楼上,见四壁皆空,并无藏书设置,便问刘琦书在何处。这时刘琦便双膝跪下,承认自己是事出无奈才把诸葛亮骗上楼来,务请指点出路,拯救性命之危。诸葛亮埋怨刘琦不该施行欺骗,便要下楼离去,可不料楼梯已被抽走了。这时刘琦便又哀求说:先生最担心的是事情泄露,现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再没有别人知晓,您应该可以赐教了;说着又要拔剑自刎。诸葛亮见刘琦如此情景,便给他讲了一条计策,叫他借鉴历史上“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经验,利用黄祖新亡,江夏一时无人守御的机会,向刘表请求屯兵江夏,如此便可离开继母,脱离危险了。刘琦按照诸葛亮的计谋行事,果然灵验。后人便把这件事叫作“上屋抽梯”。至于把它用于军事斗争中作为一计,其特点主要是指,利用某种小利引诱敌军,使其进入我方设置的圈套,截断其援兵和退路,然后再加以围歼。
梯子,有很大学问,对性贪之敌,则以利诱之;对情骄之敌,则示以我方之弱以惑之;对莽撞无谋之敌,则设下埋伏以使其中计。总之,要根据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致敌中计。
《孙子兵法》中最早出现“去梯”之说。《孙子·九地篇》:“帅兴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队伍置于有进无退之地,破釜沉舟,迫使士兵同敌人决一死战。
▷▷张良妙计安太子
张良是汉高祖最重要的谋臣,在楚汉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立下特殊功勋。汉朝建立后,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此后朝端无事,张良因体弱多病,便闭门不出。
一天,吕后之弟吕泽强邀张良,因刘邦宠爱戚夫人,所以想废掉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焦躁不已,于是派吕泽向张良问计。张良起初不想惹这个麻烦,但是耐不住吕泽软磨硬逼,于是建议说如果请商山四皓来做太子的辅佐,刘邦或许会改变主意。
吕后听后很高兴,按张良所言,派人带着太子书信,卑辞厚礼,请四人下山,在吕泽家中供养。
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刘邦重病,便想让太子带兵攻讨。商山四皓认为太子带兵对形势非常不利,于是找到吕泽说:“太子带兵,即使有功劳也不能再提高地位了,无功而返,从此就有祸事了。而且军中诸将都是跟随皇上平定天下的枭将,现在让太子率领他们,就像让羊率领狼一样,他们必定不肯尽力,无功而还是必然的。我们听说过‘母爱者子抱’这样一句话,现在戚夫人日夜服侍皇上,赵王如意常被抱在皇上面前,皇上说‘总不能让不肖之子位居爱子之上’,这不是明摆着是要改立太子吗?你要赶快让吕后找机会向皇上泣涕进言说:‘英布是一员猛将,善于用兵,现在诸将都是陛下故旧,让太子率领他们,就像羊率领狼一样,必不肯尽力,如果让英布知道了这些情况,必定鼓行而西直捣长安。陛下虽然患病,也应卧在辎车中亲征,诸将才不敢不出力。’”吕后找一个机会,按照四人的话向刘邦哭诉一番。刘邦说:“我也觉得竖子没能力带兵,还是我自己去吧。”于是率兵而东。张良强起病躯,到刘邦军营说:“我理应随陛下出征,可是病得太重了。英布的士兵剽悍,不要与他们硬战。陛下去了,应当让太子做将军,监督关中兵马。”刘邦说:“就按你的话办。你虽然重病在身,还是要尽力辅佐太子。”
第二年,刘邦得胜回到长安,越发病重,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更加急迫地要改立太子。张良进谏,刘邦不听。叔孙通博引古今,力陈不能改立太子,刘邦表面上虽答应了他,但心里的想法仍未改变。一天,刘邦举行宴会,太子侍坐。四个老头跟随太子之后,八十多岁的人,头发胡须都白了,但衣冠甚伟。刘邦觉得很奇怪,追问姓名。四人趋前,自报姓名,乃是商山四皓。刘邦大惊,因为他仰慕四人多年,屡次求访,四皓都避而不见,现在居然追随太子。四人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赴汤蹈火,所以他四人来奔。四人祝寿已毕,快步离去。刘邦目送四人,召戚夫人,说太子有四皓辅佐,羽翼已丰,难以撼动,另立太子之事已是不可能了。不久,刘邦去世,太子登基做了皇帝。
▷▷张飞退曹兵
三国时期,曹操领兵分八路进攻樊城,为了保城中百姓,刘备只得弃城而去,不幸与幼子阿斗失散。大将赵子龙于千军万马中救出幼主,直穿曹军重围,望长坂桥而去,后面曹将文聘率军穷追不舍。
赵云来到桥边,已是人困马乏,忽见张飞挺矛立于桥头之上,率领二十余骑前来接应。张飞让赵云先走,眼见曹军成千上万的兵马杀将过来,心生一计。他命所有士兵到桥东的树林内砍下树枝,拴在马尾巴上,然后策马在树林内往来驰骋以冲起尘土,使人以为有重兵埋伏。曹将文聘率军追到长坂桥,见张飞虎须倒竖,环眼圆睁,手持长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不一会儿其余将领也都赶到,见此情形,都怕是诸葛亮用计,谁也不敢向前。于是有人飞报曹操。
张飞立于桥上,隐隐约约见后军有青罗伞盖、仪仗旌旗来到,知是曹操亲来阵前查看,心中一急,怒声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吓得曹兵两腿发抖。
曹操赶紧命左右撤去伞盖,环视左右将领,说:“我以前曾听闻,张飞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囊中取物。今天遇见,大家万万不可轻敌。”
曹操话音刚落,张飞又大声喊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又怕中诸葛亮的计策,自己已是心虚,准备退军。张飞见曹军阵脚移动,又大吼一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军一员大将夏侯杰惊得胆肝碎裂,坠马而死。曹军将士调转马头,回身便跑,一时间人如潮涌、马似山崩,伤者无数。张飞见曹军退去,不敢追赶,率二十余骑士兵拆断长坂桥,回营交令去了。
“树上开花”这一计策的运用,既可指借他人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实力,也可指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迷惑他人。
在这一例中,张飞制造了伏兵假象,辅以自身的威猛,一举吓退曹军,正是“树上开花”这一计的妙用。由此可见,张飞并非有勇无谋的大将。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计名由来
反客为主之计,语本《唐李问对·卷中》:“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至《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夏侯)渊为人轻躁,恃人少谋,可激动士兵,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移用于军事,是指在军事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空子,插进一只脚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机要部位,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他人。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往往是借援助盟军的机会,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反客为主,取而代之。
袁绍和韩馥,本来是一对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董卓。后来,袁绍势力逐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他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十分犯愁。老友韩馥知道情况之后,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供应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粮草,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他听取谋士逢纪的劝告,决定夺取粮仓冀州。而当时的冀州牧正是盟友韩馥,袁绍也顾不了那么多,马上下手,实施他的锦囊妙计。
他首先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孙瓒很早就想找个理由攻占冀州,袁绍这个建议,正中下怀。他立即下令,发兵攻打冀州。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说:“公孙瓒和袁绍联兵攻打冀州,冀州难以自保。袁绍过去不是你的老盟友吗?最近你不是还给他送过粮草吗?你何不联合袁绍,对付公孙瓒呢?让袁绍进城,冀州不就保全了吗?”
韩馥只得邀请袁绍进入冀州。这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他逐渐将自己部下一个一个似钉子扎进了冀州的要害部位。这时,韩馥清楚地知道,他这个“主”已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了。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计名由来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建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对于难以用军事打击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意志思想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再行强攻。
春秋时吴越之战,勾践兵败于吴王夫差。夫差罚勾践夫妇在吴王宫里服劳役,借以羞辱他。越王勾践在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骗取了夫差的信任,终于放他回到越国。后来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拔剑自刎。
勾践灭吴,原因就是勾践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计”。
勾践被放回越国以后,卧薪尝胆,不忘报仇雪恨。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难以取胜,越大夫文种献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才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践挑选了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夫差,并每年进献奇珍异宝。夫差毫不设防,整天与美人饮酒作乐,连大臣伍子胥的劝谏也听不进去。公元前428年,吴国大旱,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一举消灭了吴国,夫差只能一死了之。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计名由来
历史上第一个空城计的战例出现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后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来讨好,文夫人都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自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去攻打郑国。楚军一路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抗楚军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齐订有盟约,而今郑国有难,齐国必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是想邀功图名,来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照叔詹的计策,在城内做了安排。他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店铺照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出一丝慌乱之色,城门大开,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况心里不免怀疑,莫非城中有埋伏,诱我中计?因此不敢妄动。公子元赶到城下也好生奇怪,他率众到城外高地上望了望,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探听虚实再说。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国定不能胜,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楚军已经撤走。”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李广虚作疑兵
汉朝时,匈奴军大举入侵雁门、上郡。汉景帝任命“飞将军”李广统军御敌。
一天,中贵人带领几十名骑兵出营,发现三个匈奴人,以为是敌军侦探,便立即跃马追去,三个匈奴人转身放箭,射伤中贵人,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殆尽。
李广闻报,判断说这一定是匈奴射雕的猎户,于是便带领百余骑去追赶,结果杀死二人,活捉一人。李广正准备上马回营,突然发现远处奔来数千匈奴骑兵。匈奴骑兵这时也发现了李广一行。匈奴兵误认为这是汉军派出来的诱兵,就急忙列开阵势准备迎击。李广手下的骑兵见状大惊,皆拍马欲退。李广制止说:“我们远离主力部队,如果惊慌撤退,匈奴肯定会追杀我们。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留下来,这样匈奴就会以为我们是大军的诱兵而不敢贸然进击。”于是他率领骑兵继续行进,当走到离匈奴阵地约二里的地方时,李广命令骑兵全部下马解鞍,来迷惑敌人。
匈奴军由于摸不透李广的用意,果然不敢轻易出击。一会儿,匈奴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走出阵地巡视兵士,李广发现后,立即跃马弯弓,带领十多名骑兵冲上去一箭就将骑白马的人射落马下。然后驰回自己的队伍中,又卸下马鞍,叫兵士们把马放了,让马吃草,大家躺在地上休息。一直等到日暮,匈奴人还是辨不清李广的虚实,始终不敢下山。到了半夜,匈奴军担心遭到汉军伏兵袭击,便乘夜撤退而去,李广终于安全返营。
▷▷陆逊智退兵
嘉禾五年(236),孙权北征,派右都督陆逊与中司马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派亲戚韩扁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在沔中遇到敌人,敌人抓获了韩扁。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大驾已还,敌人得到韩扁,尽悉我军虚实。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赶快离去。”陆逊未作答复,仍催促人种葑豆(一种蔬菜),与众将领下棋射箭游戏,一如平常。诸葛瑾说:“陆伯言足智多谋,他这样做一定自有考虑。”于是亲自来见陆逊。陆逊说:“敌人知道大驾已还,再不用为此筹谋,便专心对付我们。如今敌人已经守卫了要害之处,兵将已经出动。我们自己应当首先镇定自如以稳住部队。然后再施巧计退出此地。如果今天就向敌人表明我们要走,敌人就会以为我们害怕了,必然会来威逼我们,那就是必败之势了。”于是秘密地与诸葛瑾定计,令诸葛瑾坐镇舟船,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惧怕陆逊,见陆逊要攻打襄阳,立即退回城中。诸葛瑾便引船而出,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敌人不知究竟,不敢追击,于是陆逊全军安然退出。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计名由来
“反间计”一词出自《孙子·用间》,意思是说巧妙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指间谍。《战国策·燕策二》中“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也即其义。《孙子兵法》专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有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做间谍的叫因间,收买敌方官吏做间谍的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的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的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后再回来报告情况的叫生间。唐代杜牧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秦王智灭魏国
秦王对魏公子,即信陵君的威名深为忧虑,就派人带黄金万两到魏国,收买晋鄙的门客,让他在魏王面前诽谤信陵君。晋鄙原是魏国大将,信陵君窃符救赵时用朱亥杀掉晋鄙,从此与晋鄙门客结怨。门客对魏王说:“公子在国外已经十几年了,现在又回来担任魏国大将,各诸侯国都听从他的指挥。如今在诸侯心目中只知尊信陵君,而不知有您魏王,公子自己也想趁机称王,大家慑于公子威望,也都准备拥戴他为王。”与此同时,秦国又多次派使者到魏国见信陵君,假意庆贺与询问他是否已被立为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这些诋毁信陵君的消息,不能不信,就派人取代了信陵君的职务。信陵君知道自己是受诽谤而被废除大将职务的,“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秦王得知信陵君已死,便派大将蒙骜率兵攻魏,攻克二十城。设东郡以后,又不断蚕食魏国,十八年后活捉魏王,攻陷魏都大梁。敌不疑,其间不成。秦王反间魏王成功,正是利用了魏国内部的矛盾,又利用了魏王的轻信而进行挑拨,达到了假借魏王之手除掉信陵君的目的。
【第一套 胜战计】
胜战计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时所使用的计谋。所谓胜战,是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谋算对手势力的变化。作战时,要弄清对手是防备周全、集中强大、情况分明,还是初陷困境、危机四伏、指挥无度,分析清敌我情况后,要区别对待。本套计策要求在战前先有胜利的条件、方案和把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计名由来
本计计语及典故出自唐代,见于《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太宗御驾亲征,统兵三十万,欲取高丽。大军行至海边,只见大水漫漫。远望高丽,隔海千里,三十万大军如何渡过这汪洋?这时,太宗后悔没有听从那些谋士的劝告,不该发动这场战争。他马上召集各路将领商议渡海之策。等问到张士贵,张士贵回禀说,要想一想再答复,于是众臣散去。
回到寨中,张士贵派人请薛仁贵商议此事。薛仁贵思索片刻后说:“皇上不过是担心大海阻隔,难征高丽,我用一计,保管它千里海水,来日踪迹全无。让太宗和士兵安稳过海如履平地,您看如何?”张士贵闻听惊喜异常。
几天后,一位老人求见太宗,欲为大军提供军粮,太宗大喜,传见。太宗随老人来到海边,进入一间屋子。室内华丽典雅,帐幕锦绣。太宗心情极佳,与众官员共品美酒,忽闻屋外波声如雷,桌上杯盏摇晃,不由得心生疑惑,令人拉开帷帐,只见外面海浪滔滔,茫无际涯,太宗大惊。张士贵答:“陛下与三十万大军正飘摇过海,前往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