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一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根据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转换变化。」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计名由来
树上开花之计,是由“铁树开花”转化而来,喻指事物绝对无法办成之义。此是指树上本无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扎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难辨真假。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比较弱小,却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势显得强大。也就是说,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
▷▷张飞退曹兵
三国时期,曹操领兵分八路进攻樊城,为了保城中百姓,刘备只得弃城而去,不幸与幼子阿斗失散。大将赵子龙于千军万马中救出幼主,直穿曹军重围,望长坂桥而去,后面曹将文聘率军穷追不舍。
赵云来到桥边,已是人困马乏,忽见张飞挺矛立于桥头之上,率领二十余骑前来接应。张飞让赵云先走,眼见曹军成千上万的兵马杀将过来,心生一计。他命所有士兵到桥东的树林内砍下树枝,拴在马尾巴上,然后策马在树林内往来驰骋以冲起尘土,使人以为有重兵埋伏。曹将文聘率军追到长坂桥,见张飞虎须倒竖,环眼圆睁,手持长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不一会儿其余将领也都赶到,见此情形,都怕是诸葛亮用计,谁也不敢向前。于是有人飞报曹操。
张飞立于桥上,隐隐约约见后军有青罗伞盖、仪仗旌旗来到,知是曹操亲来阵前查看,心中一急,怒声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吓得曹兵两腿发抖。
曹操赶紧命左右撤去伞盖,环视左右将领,说:“我以前曾听闻,张飞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囊中取物。今天遇见,大家万万不可轻敌。”
曹操话音刚落,张飞又大声喊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又怕中诸葛亮的计策,自己已是心虚,准备退军。张飞见曹军阵脚移动,又大吼一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军一员大将夏侯杰惊得胆肝碎裂,坠马而死。曹军将士调转马头,回身便跑,一时间人如潮涌、马似山崩,伤者无数。张飞见曹军退去,不敢追赶,率二十余骑士兵拆断长坂桥,回营交令去了。
“树上开花”这一计策的运用,既可指借他人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实力,也可指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迷惑他人。
在这一例中,张飞制造了伏兵假象,辅以自身的威猛,一举吓退曹军,正是“树上开花”这一计的妙用。由此可见,张飞并非有勇无谋的大将。
▷▷张良妙计安太子
张良是汉高祖最重要的谋臣,在楚汉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立下特殊功勋。汉朝建立后,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此后朝端无事,张良因体弱多病,便闭门不出。
一天,吕后之弟吕泽强邀张良,因刘邦宠爱戚夫人,所以想废掉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焦躁不已,于是派吕泽向张良问计。张良起初不想惹这个麻烦,但是耐不住吕泽软磨硬逼,于是建议说如果请商山四皓来做太子的辅佐,刘邦或许会改变主意。
吕后听后很高兴,按张良所言,派人带着太子书信,卑辞厚礼,请四人下山,在吕泽家中供养。
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刘邦重病,便想让太子带兵攻讨。商山四皓认为太子带兵对形势非常不利,于是找到吕泽说:“太子带兵,即使有功劳也不能再提高地位了,无功而返,从此就有祸事了。而且军中诸将都是跟随皇上平定天下的枭将,现在让太子率领他们,就像让羊率领狼一样,他们必定不肯尽力,无功而还是必然的。我们听说过‘母爱者子抱’这样一句话,现在戚夫人日夜服侍皇上,赵王如意常被抱在皇上面前,皇上说‘总不能让不肖之子位居爱子之上’,这不是明摆着是要改立太子吗?你要赶快让吕后找机会向皇上泣涕进言说:‘英布是一员猛将,善于用兵,现在诸将都是陛下故旧,让太子率领他们,就像羊率领狼一样,必不肯尽力,如果让英布知道了这些情况,必定鼓行而西直捣长安。陛下虽然患病,也应卧在辎车中亲征,诸将才不敢不出力。’”吕后找一个机会,按照四人的话向刘邦哭诉一番。刘邦说:“我也觉得竖子没能力带兵,还是我自己去吧。”于是率兵而东。张良强起病躯,到刘邦军营说:“我理应随陛下出征,可是病得太重了。英布的士兵剽悍,不要与他们硬战。陛下去了,应当让太子做将军,监督关中兵马。”刘邦说:“就按你的话办。你虽然重病在身,还是要尽力辅佐太子。”
第二年,刘邦得胜回到长安,越发病重,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更加急迫地要改立太子。张良进谏,刘邦不听。叔孙通博引古今,力陈不能改立太子,刘邦表面上虽答应了他,但心里的想法仍未改变。一天,刘邦举行宴会,太子侍坐。四个老头跟随太子之后,八十多岁的人,头发胡须都白了,但衣冠甚伟。刘邦觉得很奇怪,追问姓名。四人趋前,自报姓名,乃是商山四皓。刘邦大惊,因为他仰慕四人多年,屡次求访,四皓都避而不见,现在居然追随太子。四人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赴汤蹈火,所以他四人来奔。四人祝寿已毕,快步离去。刘邦目送四人,召戚夫人,说太子有四皓辅佐,羽翼已丰,难以撼动,另立太子之事已是不可能了。不久,刘邦去世,太子登基做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