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一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根据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转换变化。」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计名由来
本计语出自道教仙话中的传奇人物“铁拐李”的故事。
据传,铁拐李原姓李,名玄,曾经遇上太上老君点化而得道,位列八仙之一。一次出窍神游时,因肉身误被弟子所焚烧,使得游魂无处依附,于是附在一位饿死的跛脚乞丐身上,才得以还魂。还魂后蓬头垢面、袒腹跛脚,又用水喷向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因此被称为“铁拐李”。
元代岳伯川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写其事,其情节有所不同。剧中直接用了“借尸还魂”一词。其原文如下:“(吕洞宾云)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休迷了本来面目!”(臧晋叔编《元曲选》)
▷▷王莽篡汉
西汉末年,梓潼县人哀章在长安求学,此人一向品行不端,好说大话。他看到王莽居位摄政,就做了一只铜箱子,制作了两道封书题签,一道写作“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道写作“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所谓某,就是高皇帝的名字。文书说王莽应做真天子,皇太后应遵从天命。图和书都写明王莽的八名大臣,又起了吉利的名字叫王兴和王盛,哀章还把自己的姓名也塞在里面,共有十一人,都写明了官职和爵位,作为辅佐大臣。哀章听到齐郡新井和巴郡石牛事件,当天黄昏,他穿着黄衣,拿着铜箱子到高祖祠庙,把它交给了仆射,仆射奏报王莽。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到高祠庙接受天神命令转让统治权的铜箱子。他戴着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回来便坐在未央宫的前殿,下文告说:“我自身无德,幸赖是皇初祖黄帝的后代,是皇始初虞帝的子孙,又是太皇太后的亲属。皇天上帝大加显扬和保佑,既定的天命,宣告皇统的开端,上天降下的符命、图文,神明晓谕,把普天下人的命运托付给我。赤帝汉朝高皇帝的神灵,秉承上命,传给我转让政权的金策书,诚惶诚恐,不敢不敬谨接受!二十五日为一吉日,我戴着王冠,登上天子的座位,建立‘新王朝’。决定改变历法、服饰的颜色、祭祀用品、旌旗和用器制度。将今年十二月初一定为始建国元年正月的初一,把鸡鸣之时作为一天的开始。车马、服饰的颜色配合士德崇尚黄色,祭祀适应正月建丑使用白色,使者符节的旄头都采用纯黄,其上写上‘新使五威节’,表明我们是秉承皇天上帝的威严命令。”
王莽将要当真皇帝前,先让人捧着各种符瑞给太皇太后看,太后大吃一惊。这时,因孺子刘婴还没有即位,所以皇帝御玺仍然放在太后的长乐宫。等到王莽即位,向太后请予御玺,太后不肯给。王莽就让安阳侯王舜规劝。王舜一向谨慎周到,太后平素很宠信他。王舜觐见,太后知道他是来为王莽索求御玺,愤怒地骂道:“你们父子兄弟、家庭宗族,靠着汉王朝的力量,几代享尽荣华富贵,不但不去回报,反而利用别人托孤寄子的机会夺取政权,不再顾念恩德情义。这种人,连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天下怎么会有你们兄弟!而且你们自己用金匮符命当新皇帝,改变历法、车马、服饰颜色和制度,就应该另刻一枚御玺,传之万代,为什么要使用这个亡国的不祥之玺,而想得到它?我是汉王朝的一个老寡妇,早晚都要死,打算跟御玺一同埋葬。我不给他,他最终也得不到。”太后边说边哭。左右侍从都跟着哭泣。王舜也悲痛不已。停了很久,王舜才抬头问太后:“我等已无话可说,只是王莽一定要得到传国御玺。太后,你难道能够永远不给他?”太后听王舜说得恳切,担心王莽威胁她,便拿出御玺,扔到地上,对王舜说:“待我老死后,你们全族兄弟将被屠灭!”王舜得到传国御玺呈献给王莽。王莽非常高兴,特地在未央宫渐台宴请太后,让众人尽情欢乐。
王莽托古改制而篡汉,这是汉代历史上的大事,也是借汉朝之旧尸,而拣还新朝“新魂”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