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厉。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
“实丧”为难解词。清朝王先谦认为应解释为得失祸福。“实丧易以危”说的是,人的得失祸福是飘忽不定的,随时都有反转的危险。“气息茀然”指喘息剧烈、上气不接下气之态。“无迁令”中“令”为命令。
“我再多说几句,谈一谈人类语言的不稳定性。
“没有什么比人类的语言更加反复无常的了。同样一句话,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变了,这句话也就会随之被改变、被歪曲、被夸大。人类的语言随时都是这样不稳定的。可以用飘忽不定的风浪来比喻这种不稳定性。人的所作所为承担着人的得失祸福,而得失祸福随时都面临着被倾覆的危险,这种不稳定性将人暴露在无限的危机面前。语言的不稳定性,与方才所言的行为之不稳定性相互影响。因此人们感情的纠葛也不是源于别的什么,正是由于那些被歪曲的语言——阿谀奉承或是捕风捉影的言论。
“野兽临死前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哀鸣,呼吸剧烈且紊乱,精神暴躁异常。人也是一样,若是被逼到山穷水尽处,在痛苦的同时,便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连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为何什么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一旦陷入了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的状态之中,即使只有片刻,都是无法预测自己会做出什么的。所以古时也有格言警戒世人:‘不可擅自改动他人的命令,不可强求成功。’人们的自作主张、添油加醋使语言被歪曲。若是未经同意便改变他人的命令,强行要求事情一定要取得成功,反而会更加危险。自古以来,一桩美事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成就,而坏事一旦酿成,就很难扭转。所以,你也不可因一时的痛苦便架谎凿空或阿谀奉承,甚至擅自篡改君令,强求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