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福永光司​

▷新订版序(如图)

庄子勾勒出大鹏的逍遥——振翅间掀起惊涛骇浪,乘飓风而上,展翅翱翔。这是大鹏雄浑壮阔的飞翔。然而,不言自明的是,大鹏实则暗指那些超脱于世间纷扰之外的绝对者。绝对者是不受凡尘琐事束缚,向着更为广阔之世界阔步而行的至大之人。于庄子而言,绝对者即超脱者。凡世之中充斥着无奈、妥协、自欺与沉迷。这些杂念都是让人精神滞留凡间而无法超脱的阻力。遑论还有那些来自价值与规范的恐吓,紧紧束缚住人们健全的生命。那些苍白的思维陷阱,让人们忌惮过去、恐惧未来。这一切都在阻碍人们飒爽的生命与健全的精神的超脱。而超脱者则冲破了一切的束缚。庄子认为,只有超脱之人才能解放世人,为世间带来美丽、光明与和谐。而大鹏,正是这超脱之人的象征。(节选)

关注

有关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区别,在本书正文之中也曾有两三处涉及,在这里,我想将他们的差异总结为以下五点。
第一,老子思想的根基在于“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虽主张“处世保身”,却又对政治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对权力有着显而易见的欲求。而庄子却几乎没有任何相似迹象,甚至可以说,庄子对相关内容的阐述,都持有消极的看法。老子常提“民”“百姓”“国”“天下”“王”“万乘之王”等词,被庄子用一句“予无所用天下为”(《逍遥游》,本书第15页)轻描淡写地就否定了去。因此,老子思想中的圣人拥有的是政治上的理想人格,而在庄子之中,则换成了“至人”“神人”“真人”等主体性概念。
第二,二者之中关于“道”之概念的解读有着明显不同。在老子看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静态的,且是一种本体论的实在。而庄子则认为,“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外篇·知北游》),“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外篇·秋水》),道是时刻流转、变化不息的。老子的“复归其根”“复归于婴儿”“复归於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等句,无一不在强调回归太古朴素之道。庄子则说,“乘物以游心”(《人间世》,本书第146页)、“安时而处顺”(《养生主》,本书第111页)、“无不将也,无不迎也”(《大宗师》,本书第219页),无时不在强调顺应道的变化而游的重要性。
第三,是二者之间历史观的差异,这与第二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子认为应当复归的是“古之道”,是一种向后看的历史观。庄子则主张“安时”(《养生主》,本书第118页),“与物为春”(《德充符》,本书第186页),“生时乎心”(同上),将获得的当下视为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活在当下,是与现实的比拼,是一种向前看的历史观。
第四,是二者关于“无为”这一概念的不同解读。老子的无为,是“不贵难得之货”,是“为腹不为目”,是“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无为,是针对外物而言的无为。庄子的无为,是“乘物以游心”(《人间世》,本书第146页),是“相忘以生”(《大宗师》,本书第231页),是“忘己”(《外篇·天地》),是指向内心的无为,向着无心不断发展的无为。
与之相关的,还有另外一点。例如,与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无遗身殃”等对明哲保身的关心相比,庄子则说“至人无己”(《逍遥游》,本书第10页)、“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人间世》,本书第139页)、“相忘以生,无所穷终”(《大宗师》,本书第231页),是一种忘生与舍身中的更加高阶的全真。

第五,是经常被提及的一点:庄子思想中包含着极为明显的认识论反思。比如,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种单纯的流出论。相比之下,庄子则将老子的这一哲学,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齐物论》,本书第64、66页)的形式,打磨成了一种精致的认识论思想(关于这一点的详细解释,请参照本书正文关于《齐物论》的解说)。因此,在进行认识论反思的过程中,庄子着重斟酌了针对“言”与“知”的反思,这是一种对认识本身的价值做出的反思。而这对认识本身的反思,在庄子思想之中,必然会发展为对“道”与“言”、“体验”与“认识”这二种矛盾对立的思考。一旦道拥有了体验这一层含义,自然会产生重视体验而排斥认识的倾向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点中窥探到,“庄子思想”与那被称为是中国式解脱的最高实践的“禅”之间,在思想史上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
笼统来讲,春秋战国时期,庄子与老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二者之间仅相差了约百年),且几乎位于宋文化圈的同一地区(老子出生在今河南省鹿邑以东,庄子出生在商丘附近,两地之间直线距离大约六十公里)。在相似的背景之下,二者拥有了同一思想基石。但二者思想的具体性格,却必然存在着不同。老子思想更多偏重于处世智慧,庄子思想则倾向于解脱智慧。老子思想致力于解决现世的生活,庄子思想则着眼于绝对的生活。老子思想或是强调与黄帝的相关性,或是将他自己偶像化,多少夹杂着一些俗劣的民间宗教色彩。而庄子则被认为是与世俗偶像化绝缘的思想,有着其独有的威严与奔放。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